垂死的樹影響地球碳循環。圖/擷取自Science alert、Oliver Henze、EyeEm、Getty Images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樹孕育著生命,如同海洋,牽動著地球的氣候變化和其無與倫比的生物多樣性,會吸收二氧化碳、汙染物質和太陽輻射能量,也會排放氧氣,並為其他數百萬種植物、昆蟲、鳥類、哺乳類和兩棲類提供棲地,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隨著樹木的生長和分枝,會消耗大氣中的碳並將其儲存在木材中,但當樹木死掉之後呢?仍是影響著地球嗎?答案是肯定的。
根據資料顯示,科學家認為,包括倒下的樹木、站立的枯樹或倒下的樹枝在內,全球枯木約占全球大氣中總含碳量8%。
在加拿大努納武特的麥肯齊河三角洲,這些枯樹從周圍的森林順流而下,並在三角洲堆積了幾個世紀,它占地約 51平方公里(近20平方英里),是地球上已知最大的累積枯木群。
根據英、美研究人員研究顯示,這些枯木總共約有340萬噸(310萬公噸)的碳,代表著一個重要但知之甚少的碳庫,這是什麼概念呢?相當於一年約有250 萬輛汽車碳排放。
而麥肯齊河三角洲富含碳的土壤,使它成為碳儲存的熱點。研究人員指出,北極至少有10幾個面積超過500平方公里的河流三角洲,形成一個碳儲存網絡。
河流地貌學家表示,因在北極的低溫和低溼度,可以幫助樹木在倒下後保存數百年甚至數千年。
擁擠的枯木群容納大量的碳。圖/擷取自Science alert、Ben Girardi、Getty Im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