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科館推「鱟知鱟學」 學生擔任保母照顧鱟卵 |2023.04.26 語音朗讀 1335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基隆市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推動「鱟保母」計畫,復育台灣日益稀少的鱟。圖/海科館提供 【本報基隆訊】基隆市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推動「鱟保母」計畫,復育台灣日益稀少的鱟。去年全台有18所學校參與,成功孵化近800隻鱟寶寶送回海科館,今年選在新竹香山海岸舉辦放流活動,安排小朋友護送鱟寶寶進入潮間帶,希望鱟不要從海中消失。海科館表示,鱟比侏儸紀的恐龍還早出現在地球上,當恐龍消失時,鱟已演化成為現今外貌,被稱為活化石。海科館4年前與金門水試所合作舉辦「鱟知鱟學公民科學行動計畫」,展開搶救行動。基隆市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推動「鱟保母」計畫,復育台灣日益稀少的鱟。圖/海科館提供海科館表示,去年有18所學校參與鱟保母計畫,各校師生去年9月拿到鱟卵後,照顧到孵化。師生除了觀察鱟卵和小鱟的發展過程,並要用心換水、餵食,並記錄水質、溫度、計數及影像等工作,提供給海科館研究員人做為人工復育重要基礎數據。18所學校陸續把幼鱟送回海科館,總數近800隻。館方日前在財團法人天鈺環境永續基金會和新竹市政府協助下,與天行者慈善協會志工團隊,邀請新竹市大庄國小師生,成功在香山潮間帶放流鱟寶寶。基隆市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推動「鱟保母」計畫,復育台灣日益稀少的鱟。圖/海科館提供海科館表示,因為疫苗或新藥研發等檢測,對「鱟試劑」的需求,加上捕捉、海洋汙染、棲地破壞等因素,造成鱟族群減少。研究「鱟」的學者楊明哲曾說,當幼鱟消失在潮間帶,只剩海裡的大鱟,再過20年鱟將可能在地球消失。為了提升台灣本島鱟族群的數量,海科館將持續推動復育工程。海科館表示,今年鱟知鱟學公民科學行動持續招募鱟保母學校,預計招募10所學校參與,邀請10校保母師生到海科館接受一系列鱟保母教育訓練,學習當一名海洋公民科學家,相關資訊可上海科館或天鈺基金會官網查閱。 前一篇文章 為環保減碳盡心力 清境農場不養牛了! 下一篇文章 地球最大的累積枯木群 儲碳高達340萬噸 熱門新聞 01【閃文集】 駝峰天使2025.11.0402台中新社花海 重現經典卡通2025.11.0603WTA、ATP年終賽 獎金創新高2025.11.0704星雲大師全集【傳記】百年佛緣─生活篇 我的衣食住行 5 - 22025.11.0405佛光佈教師、友愛服務隊 精進行佛2025.11.0606《365日》贈嘉義香湖國際大飯店 佛光人結書香善緣2025.11.0607腸道是人體第二大腦 影響情緒睡眠免疫力2025.11.0408星雲大師全集【傳記】百年佛緣─生活篇 我的衣食住行 5 - 32025.11.0509山本由伸 拚美職首座賽揚獎2025.11.0510古老金幣2025.11.0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日月潭沒降雨蓄水率增加 水力發電助攻屏東書院園區公告 不能再亂餵鳥類及野生動物 尊重原民文化 七彩湖擬畫保護區盼善意對待海洋 屏東再啟動回收廢漁網計畫要維護生態 丹大地區劃設保護區桃園市復興區櫻花開 罕見「藍喉太陽鳥」現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