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黑面琵鷺6603隻創新高 台灣占64% |2023.04.22 語音朗讀 188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生態觀察家暨攝影師蘇家弘在布袋鎮新岑溼地,發現逾百隻換繁殖羽的成群黑面琵鷺,鳥頂豎立金黃色鳥羽,非常美麗,有如「金毛獅王」。圖/蘇家弘提供 【本報綜合報導】香港觀鳥會發布2023黑面琵鷺全球同步普查已於1月6至8日完成,全球數量達6603隻,創歷年新高,比去年增加7.2%;台灣仍是最主要棲息地,有4288隻,較去年3824隻多了10.06%。今年度黑琵全球數量達6603隻,對比中華民國野鳥學會發布2022年全球普查有6162隻,2023年增加了441隻、成長7.2%。香港觀鳥會統計,2023年的普查覆蓋全球約130個地點,數量的成長主要來自台灣、中國大陸、南韓,而且台灣持續成為最主要棲息地,全球約64%、4228隻黑面琵鷺在台灣度冬,比去年的3824隻多404隻、增幅10.6%。圖/取自HKBWS香港觀鳥會官網中華鳥會表示,從全球同步普查族群趨勢圖可見,不論全球或是台灣,普查到的數字持續攀升,近10年,台灣只有2018年的2195隻,比2017年的2601隻下滑,全球這2年都是3941隻。再者,2022年台灣的普查數量增加到3824隻,超過9成以上的族群分布在台南、嘉義、高雄及雲林,今年也都集中在這些地方,看起來台灣的棲地仍適合牠們度冬。中華鳥會表示,由《老鷹想飛》、《尋找神話之鳥》導演梁皆得跨越30年、遍歷多國拍攝的最新紀錄片《守護黑面琵鷺》,正在全台上映。生態觀察家暨攝影師蘇家弘在布袋鎮新岑溼地,發現逾百隻換繁殖羽的成群黑面琵鷺,鳥頂豎立金黃色鳥羽,非常美麗,有如「金毛獅王」。圖/蘇家弘提供雖然全球數量已從2002年的969隻,成長到目前6000多隻,但黑面琵鷺仍是全球瀕危物種之一,世界各地持續保育中,南韓仁川為黑琵建置新的專屬人工島、寸土寸金的澳門也保育黑琵的棲地。台灣也同樣在保育上不遺餘力地努力著,例如台江國家公園從2020年起,與在地養殖業者合作推行「友善棲地營造計畫」,每年黑琵度冬時期配合曬平,連續5天以上維持一定的水位高度、不收下雜魚、不驅趕鳥類,協助監測鳥類,一起守護黑琵。生態觀察家暨攝影師蘇家弘在布袋鎮新岑溼地,發現逾百隻換繁殖羽的成群黑面琵鷺,鳥頂豎立金黃色鳥羽,非常美麗,有如「金毛獅王」。圖/蘇家弘提供中華鳥會提醒,台灣為了發展綠能規畫漁電共生政策,但是千萬別因此衍生問題,如果在黑琵棲息的熱區設置過度密集,恐怕黑琵會迴避。因為過去早期有相關設置的地點,普查時發現黑琵會迴避,呼籲政府在規畫漁電共生時,要避免減損到黑琵的棲地。另外,香港觀鳥會也發布,中國大陸今年普查到1307隻度冬黑臉琵鷺,接近全球總數2成,比去年增加15.1%;南韓今年數量為54隻,比去年增加17隻,增加45.9%。日本的度冬黑琵數量則下降,數量為610隻,比去年減少73隻,減幅10.7%;香港后海灣(包括香港及深圳)普查數量為299隻,較去年減少70隻,下降19%,與2021年相比,也下降了11%。圖/取自HKBWS香港觀鳥會官網 前一篇文章 冰川持續融化 北極熊恐不到80年滅絕 下一篇文章 眼睛「一條白線」 網友驚:這鳥完全電影腳色 熱門新聞 01【閃文集】 駝峰天使2025.11.0402台中新社花海 重現經典卡通2025.11.0603WTA、ATP年終賽 獎金創新高2025.11.0704佛光佈教師、友愛服務隊 精進行佛2025.11.0605《365日》贈嘉義香湖國際大飯店 佛光人結書香善緣2025.11.0606星雲大師全集【傳記】百年佛緣─生活篇 我的衣食住行 5 - 22025.11.0407星雲大師全集【傳記】百年佛緣─生活篇 我的衣食住行 5 - 32025.11.0508腸道是人體第二大腦 影響情緒睡眠免疫力2025.11.0409山本由伸 拚美職首座賽揚獎2025.11.0510古老金幣2025.11.0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日月潭沒降雨蓄水率增加 水力發電助攻屏東書院園區公告 不能再亂餵鳥類及野生動物 尊重原民文化 七彩湖擬畫保護區盼善意對待海洋 屏東再啟動回收廢漁網計畫要維護生態 丹大地區劃設保護區桃園市復興區櫻花開 罕見「藍喉太陽鳥」現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