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川持續融化 北極熊恐不到80年滅絕

 |2023.04.21
4262觀看次
字級
海冰是漂浮在海洋表面的冰凍海水,為北極熊、海豹和海像等野生動物提供了重要的棲息地。圖/擷取自BBC網站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歐洲聯盟氣候監測機構指出,歐洲去年出現有紀錄以來最炎熱夏天,嚴重乾旱融化冰川,今年這現象恐將重演。隨著北極海冰的縮小,整體海冰面積持續下降,一些物種已經達到生存極限,例如北極熊。

海冰(Sea ice)是漂浮在海洋表面的冰凍海水。隨著極地季節的變化而形成和融化,有些在北極年復一年地存在,為北極熊、海豹和海象等野生動物提供了重要的棲息地。

但自1970年代後期開始有衛星記錄以來,在北極停留時間超過一年的海冰,以每10年約13%的速度減少。

北極熊是依靠海冰捕捉獵物。研究表明,隨著海冰減少,可能會減少北極熊的數量,甚至可能會大幅減少。隨著冰的破裂和減少,北極熊被迫長途跋涉或上岸,努力尋找食物和餵養牠們的幼崽。

但即使北極熊幼崽會出生,但雌性沒有足夠的體脂來產奶來度過無冰季節,北極熊幼崽的生存能力也將喪失。北極熊已經成為氣候變化的典型代表。

北極熊依靠海冰捕捉獵物。圖/BBC網站、KIRSCHHOFFER

研究人員研究了現代的北極熊 DNA, 分析了來自 40 多只棕熊、黑熊和北極熊的細胞核的遺傳信息,發現北極熊是從大約60萬年前進化而來,已滅絕的愛爾蘭棕熊,是當今所有北極熊的祖先。

綜合外媒報導,主導研究的多倫多大學士嘉堡校區(University of Toronto Scarborough)研究團隊估計,北極熊恐在2100年、不到80年的時間內滅絕。

Peter K. Molnar教授指出,目前北極熊大約僅剩2.6萬隻,生活在挪威的冷岸群島冰原、阿拉斯加波弗特海(Beaufort Sea)和西伯利亞北極一帶。

古老冰層已消失95%

在北極4年以上或更長時間的古老冰層被稱為「多年冰(multiyear ice)」,厚度可能超過約3公尺,多年冰被視為一種「黏著劑」,若與其他冰層發生碰撞,會將冰層連接在一起而形成冰山。多年冰也會將陽光反射回太空,幫助北極在夏天保持寒冷;但若融化成海水,反而會吸收太陽熱能,加速地球暖化。

北極最古老、最厚的冰層在過去33年間(1985年-2018年)幾乎消失,從254萬平方公里下降到13萬平方公里,銳減95%。而 2011年以來,形成時間超過4年的冰,只占北冰洋面積不到5.5%。

總體而言,現在北極海冰幾乎沒有超過4年的冰剩餘,它現在僅占總冰蓋的3%,與1980年代後期形成鮮明對比,當時北冰洋30%至35%的冰層年齡超過4年。
深藍色是1年冰,淺藍色是2年冰,綠色是3年冰,橘色是4年冰,紅色是5以上「老冰」。現在北極海冰幾乎沒有超過4年的冰剩餘。圖/NSIDC(國家冰雪數據中心)

《延伸閱讀》歐洲暖化加速 夏季乾旱風險升高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