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重逢】 鹹水煙裡冰花綻放 文/歐銀釧 |2023.04.21 語音朗讀 2036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心靈相契的黃永泰及夫人王秀慧。圖/黃永泰新鮮翠綠的「冰花」。圖/歐銀釧 澎湖縣花天人菊,抗風、抗鹼又耐旱。圖/黃永泰故宮博物院政務副院長黃永泰的書法作品。圖/黃永泰文/歐銀釧在台北的澎湖同鄉家中聚會,大啖澎湖空運來的高麗菜、胡蘿蔔、冰花、風茹草茶……故鄉人、故鄉事,故鄉食物,滿屋歡欣,大家相約還要返鄉吹澎湖的海風。今晚最亮眼的是新鮮翠綠的「冰花」,莖與葉布滿了水珠狀結晶,我們以芝麻醬搭配,一入口,結晶散發,淡淡的鮮鹹與香氣在口中共舞,絕妙極了。「冰花」原產於南非海邊,澎湖近年開始種植。前陣子,台大生物產業學系老師洪泰雄在臉書提到:「澎湖的土地含有適合冰花生長的礦物質,所生產的冰花葉片厚實、鹹味較濃。」澎湖冬天吹東北季風,風中帶著海水的鹽分,形成水霧,俗稱「鹹水煙」。農作物因此受影響不易生長,耐鹽的冰花卻如魚得水。朋友說,吹澎湖海風長大的故宮博物院政務副院長黃永泰,這兩年忙著爬山,假日都在山中。這番話引來好奇。他笑著解釋:「是在山水畫裡。」另一個友人說,幾年前黃永泰嫁女兒,喜帖就是自己畫的山水畫。黃永泰一九五三年在澎湖馬公出生,是五個孩子中的老么。家住馬公港附近,每天打開窗就聞到海風,看到大海。他說求學過程從馬公國小、馬公高中、逢甲大學建築系到台大土木工程研究所城鄉與建築碩士、成功大學建築博士,每個階段都跌跌撞撞的去完成目標。場景猶如唐代詩人李白當年從江陵上三峽所作的七言絕句:「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黃永泰的父親是海軍二廠的少校造船工程官,有時會在家中畫模型船,他也試著畫船,從小到大畫了很多船,一艘艘乘載著他對未來的想像。在逢甲求學期間,建築系除了專業科目,也學雕塑、攝影、素描和水彩等藝術項目。童年在家鄉畫船,大學時期在台中畫靜物、寫生、建築設計圖。這些年則拜師學習山水畫。喜歡跑步的他,大學時除了追著路跑環島賽程外,平常就在校內繞著操場練習。在校園裡認識了來自屏東的王秀慧,「他喜歡跑馬拉松,我總是幫他按碼表,記錄每圈的配速。」後來,黃永泰在一九八二年參加四十二公里的墾丁國家公園全程馬拉松,並且以四小時多完成賽程。黃永泰說:「跑馬拉松是樂趣。我從未在任何一場賽程中途放棄過,總是想辦法克服難關,抵達終點。過程是種痛苦,達標卻是種滿足。」有一次,黃永泰邀王秀慧去澎湖,騎腳踏車載她看電影。她坐在腳踏車前座,看海、聽海、聞海風,經過幾欉天人菊,感受澎湖的陽光海洋之美,直到現在還記得那回看的電影是《海島一樂園》。後來,黃永泰準備高考,在澎湖老家後棟閣樓閉門勤讀。父親特別幫他在位於三樓的房間安裝了電話分機,方便他接聽王秀慧的來電。兩地相思,女孩的鼓勵,是他苦讀中最美好的記憶。鍥而不捨,終於上榜,隨後更取得建築師執照。結婚後,兩人心靈相契,總是有說不完的話。王秀慧喜歡植物。他們兩度住在行政院的首長宿舍,和一棵鐵樹有著奇緣。她說:「二○○七年初遇鐵樹時,它在頂樓,乾枯,我為它澆水,天天和它說話,它漸漸活了起來,愈長愈美,二○一○年我們搬走。二○一七年,我們再度住進宿舍,它依然在頂樓,但已奄奄一息,我又為它澆水,它又活了,葉子挺拔,我每日讚美它『你好漂亮』。兩次把首長宿舍的鐵樹救活,是我最高興的事。」朋友空運澎湖甜點冬瓜糕,讓大家品嘗。咬一口,綿密紮實,滿是香氣。黃永泰說,他的母親擅長料理,家中常有一道冬瓜湯,一片冬瓜放在碗裡,熬煮成清湯,沒有其他配料,泛著清香的禪意,「這是父親最愛的湯,他總是靜靜地喝,品嘗冬瓜的鮮美。」看蔚藍海洋,聽浪濤聲長大的黃永泰,在台北的日子裡,提筆作畫,繪出遠山近嶺,畫出心中的山水。「以前在逢甲大學畫素描,是以線條描述物體構圖的明暗深淺,現在利用假日學山水畫,沉浸其中,忘了時間,兩年多來臨摩老師的作品,畫了五十幅,還在學習。畫了超過半世紀以上的建築圖,再嘗試那海闊天空的山水意境,暢遊人間仙境,人生一樂也 。」他深深體會普深和尚清涼台聯意境:「天上何曾有山水;人間豈不是神仙。」五十幅山水畫是時光的長卷。我們欣賞黃永泰的習作,峭壁高聳的山峰、古木參天、瀑布、湖泊、老屋、輕舟……許多年來,他常夢到澎湖的「地中海」,那是位於澎湖西嶼、馬公、白沙之間的海,他想著在那兒也許可以有個海上地標建築,以黑色玄武岩如礁石般,散疊落積成體,並與周遭海域環境融為一體的景象。日思夜想,以心作畫,勾勒著海中屋的模樣。他曾在中山大學兼課近二十年,最愛分享東西方建築文化史的故事,尤其是順道到高雄西子灣吹海風,更是另類的享受。現在,遠在台北,離家鄉有點遠,七十歲的他,心中仍有著澎湖的大海,「這是從小就在心房的海,日日聽浪觀濤。」我們繼續嘗著來自家鄉的土產。「澎湖的高麗菜、胡蘿蔔,有一股特別的味道,格外清甜。這是我在澎湖的妹妹種的。」他的學長王明前說。今年是馬公高中八十周年校慶,傑出校友王明前和妻子謝金花專程回澎湖參加慶典。早在前年,他捐贈兩百萬元幫助母校勤毅樓改建工程,去年再花費四百二十萬元,協助地下停車場整修,並且捐贈一百五十株南洋杉苗,「植苗育才添新綠,分外歡喜。」王明前在澎湖老家也種滿南洋杉,他是謝金花口中的「第一百三十八棵南洋杉,耐旱耐風」。早年,他因為工安事故被壓傷,在輪椅上坐了四十五年,但是,他有強韌的意志,帶領員工不斷往前發展,而且經常默默行善助人。在海風中成長的人,在生命挫折中穿越的人,也是「冰花」。那些經過的傷痕,像「冰花」上的囊狀細胞,像附著在莖葉上的結晶,閃著金光。這一夜,一朵朵「冰花」在桌上綻放,照亮了夜晚,光線映照在我們臉上。 前一篇文章 【詩】 春天的哲學步道 下一篇文章 【人間滋味】 花生成熟時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3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2025.04.26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6【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7【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10社論--國民黨該反省2025.04.2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世界行旅】 紋別市的流冰紀行【十步芳草】茴香記 紅豔的故事【分享時刻】報頭下的幸福咒語【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詩】海天合抱的課題 作者其他文章【時光重逢】來自花宅的信【遇見荷】踱步在葉子上【時光重逢】墨寶如畫【時光重逢】天賜良貓【時光重逢】枯荷猶傲骨【遇見荷】 蓮蓬的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