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丙戌年為狗年,狗主旺,是人類最好的朋友,我們不說「一○一隻狗」或「一○一小狗」,而說「一○一忠狗」,說明了狗與人的親密關係。
根據大陸媒體的統計,僅一部《全唐詩》,內容中含有「狗」或「犬」的詩歌就多達四七一首,其中詩聖杜甫有廿九首詩中嵌入這兩個字,在唐代詩人中最多。
白居易詩中有二十一首寫到「犬」,是第二多,其中一首《早興》:「犬上階眠知地濕,鳥臨窗語報天晴」,衷心的希望在狗年,政治人物都能知民間疾苦,早日報天晴,百姓們真的臨窗翹首,不勝依依。
在《宋全詞》中將「犬」、「狗」寫入內容之中的也有七十餘篇。其中張元幹的《瑞鷓鴣》中有「白衣蒼狗變浮雲,千古功名一聚塵」。
此詩警世之意極深遠,政治人物來來去去,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白雲蒼狗,又何必縈懷。
白雲蒼狗是很有意思的成語,唐代有一詩人名叫王季友,他雖然家貧,但為人正直,妻子卻嫌他貧窮離開了他,有些人借此事醜化了王季友,杜甫便為王季友作了「可嘆」一詩,感嘆王季友這樣正直的人被誤解為一個壞人。
詩開首數句「 天上浮雲如白衣,斯須改變如蒼狗;古往今來共一時,人生萬事無不有。」
其實杜甫還是不夠超脫,凌蒙初《初刻拍案驚奇》第二十二卷:「榮枯本是無常數,何必當風駛盡帆?東海揚塵猶有日,白雲蒼狗剎那間。」這才是答案。
新春說了些狗事,勸政治人物榮枯本是無常數,白雲蒼狗剎那間,更祝讀者們「春來國泰民安、福到人間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