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當局持續開發楓糖漿檢測方式,以保障食安,並重振這種「液體黃金」的美名。圖/取自CBC網站
【記者林奕榮綜合外電報導】楓糖漿被譽為加拿大的「液體黃金」,價格不菲,因而成為犯罪活動的目標,包括造假和竊盜。加拿大廣播公司(CBC)報導,一些不肖業者把成本較低的白糖或玉米糖漿摻入楓糖漿,牟取高額利潤,這類詐欺行為已使楓糖漿成為全球摻假最多的十種食品之一,令其美名蒙塵。
報導指出,造假的業者以低價的糖漿魚目混珠,欺騙消費者,更讓楓糖漿供應鏈面臨食品安全風險。造假的楓糖漿不僅讓消費者支付不合理的費用,還可能危及消費者的健康,因為白糖或玉米糖漿的升糖指數GI(Glycemic Index)遠高於楓糖漿,可能導致食用者的血糖飆升。
為了保護消費者並挽回楓糖漿的美譽,當局已開始採取各種方法檢測,例如靶向分析(targeted analysis),將樣品楓糖漿分離並鑑定,也能以光譜學(spectroscopy)等非靶向分析方式進行檢驗。此外,當局也正持續開發更精準、快速的檢測工具,以打擊楓糖漿造假行為。
加拿大貴湖大學(University of Guelph)的研究團隊,使用應用螢光光譜指紋技術(fluorescence fingerprinting),分析楓糖漿的分子在紫外線和可見光下的發光狀況,藉此研判楓糖漿是否備摻雜其他糖漿。
報導指出,這項技術可繪製特定化合物的發光強度,並提供3D圖像,藉此準確判斷楓糖漿是否被混入其他成分,即使其他成分的含量只有1%。研究團隊以深色、琥珀色和普通楓糖漿進行檢測,發現摻假率介於1%到50%之間。
報導指出,螢光光譜指紋技術只需使用光即可檢測,且速度極快,可在幾分鐘內完成,是一種非侵入式、高效且符合經濟效益的楓糖漿檢測方式。這項技術可在供應鏈各環節採用,確保消費者獲得安全、優質的食品,並重振加拿大「液體黃金」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