姆卡帕攝影獎 為非洲動物發聲

 |2023.04.20
997觀看次
字級
「非洲保護英雄」類別得獎作品,是肯亞的保育員和非洲大象孤兒。 圖/取自姆卡帕獎官網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第2屆班傑明姆卡帕非洲野生動物攝影獎(Benjamin Mkapa African Wildlife Photography Awards,簡稱姆卡帕獎)得獎作品,將於4月26日至6月4日在美國佛州棕櫚灘的藝術協會展出,這個獎由非洲野生動物基金會(African Wildlife Foundation, AWF)於2021年發起,用已故坦尚尼亞總統姆卡帕(Benjamin Mkapa)的名字命名,他將大部分時間投入保護非洲的教育中,並且是AWF董事會成員。姆卡帕獎不僅展示攝影師的作品,而且提高全世界對非洲野生動物的認識。

本屆姆卡帕獎首獎作品,為在盧安達國家公園拍攝的〈山地大猩猩〉。圖/取自姆卡帕獎官網

不僅僅是照片 更是一項教育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AWF首席執行官塞布尼亞(Kaddu Sebunya)說:「我們希望將非洲帶到世界,並將非洲遺產帶到其他地區。」他對比賽從第一次舉辦後的發展速度印象深刻,目前已有來自大約60個國家、地區的近1萬份參賽作品,由評審團選出12個類別的獲獎者,包括「自然藝術」(Art in Nature)和「衝突與共存」(Conflict and Coexistence)以及「大獎」(Grand Prize)。

AWF的首要任務,是透過各種保護和社區計畫,確保野生動物和荒地在現代非洲茁壯成長。但AWF在實現這一目標的過程中發現一些挑戰。對塞布尼亞來說,主要障礙是「非洲人在保護部門的領導和所有權有限」。

對於許多非洲人來說,大自然不僅僅是值得觀賞和欣賞的東西,塞布尼亞說:「攝影獎的好處是以不同、積極的方式,向非洲人展示動物和自然。」去年,作品在非洲多個國家進行巡展,當地民眾回響熱烈,「這不僅僅是照片,還是一個教育項目」。

「脆弱的荒野」類別得獎作品,是在納米比亞拍攝的〈鴕鳥〉。圖/取自姆卡帕獎官網

增加新的類別 關注氣候變化

塞布尼亞也很高興看到更多非洲人參加這次比賽,但他希望非洲大陸的年輕一代有更多人參與。為此,AWF正努力改善青少年對野生公園和攝影器材的認識,讓更多人能在未來參賽。

但非洲野生動物攝影獎的好處是雙重的,不僅向生活在那裡的人們展示非洲野生動物,也向全球展示非洲野生動物。塞布尼亞強調,比賽有助於激發關於保護、促進旅遊業和捐贈的國際討論。AWF的目標是明年增加新的類別,重點關注氣候變化對自然的影響。

圖/取自姆卡帕獎官網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