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大現代科技 加速綠色轉型

林奕榮 |2023.04.18
1694觀看次
字級
5G高速網路傳輸技術可支持遠距作業,減少汽車及燃料的使用量,緩解碳排放。圖/法新社

【記者林奕榮綜合外電報導】現代科技常與環保努力產生衝突,例如汽車排放大量二氧化碳,工廠產生放破壞臭氧層的氣體,農業導致環境退化。然而,一些創新的技術,將可協助保護環境,支持全球邁向永續生活及綠色轉型,以下是以下是10項有助保護環境的創新技術:

1. 5G

這種高速網路傳輸技術可支持遠距作業,並減少汽車及燃料的使用量,因為在家上班或遠距工作者不須通勤,可減少碳排放。

5G也可以協助防止野火。人工智慧(AI)驅動的火災探測設備,可連結到物聯網(IoT)檢測數據並迅速回傳,加快應對速度,保護生態系統。

2. 電動車

電動車是遠離化石燃料的更重要一環,電動車電池也可回收利用,產生循環經濟效益。

電動車是遠離化石燃料的更重要一環。圖/美聯社

3. 綠建築

全球建築業者正聚焦更永續的材料。訪調顯示,近半數的建築公司計畫在未來幾年採用某種形式的綠色建築,這些綠建築預計可減少34%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並節省40%的用水量。

綠建築也能保護野生動物,例如在屋頂設置蜂箱及栽種植物,能為昆蟲、鳥類提供棲息地,打造微型綠色空間。

4.數位化

數位化已提升全球企業的營運效率,無紙化則有益環境。紙張需求減少,產量隨之下滑,砍伐樹木的活動也將減少。

5. 物聯網 

物聯網正在顛覆農業,協助農民正確使用化肥、農藥及用水,避免傷害生態,並減少土地管理不善造成的浪費。

6.收集雨水

乾旱問題日益嚴重,採用雨水收集技術將可緩解過度抽取地下水的狀況。創新技術能收集雨水並轉化為飲用水。

7. 區塊鏈

近年來,碳抵銷(Carbon Offset)議題備受重視,區塊鏈技術則可為這個市場提供擔保。這種安全的數據紀錄技術,可確保碳信用額的計算準確,有助於促進清潔能源交易。

8. 遙感探測

氣候科學是保護環境保護、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關鍵。最新遙感技術可強化保護野生動物和追蹤氣候變化影響的行動。

9.太陽能板

過去幾十年來再生能源投資穩步成長,據國際能源署(IEA)的數據,2025年再生能源將成為全球最大的發電來源,到2027年,全球再生能源容量將是全球發電量的兩倍。各國應持續努力,進一步降低太陽能板的成本。

專家呼籲進一步降低太陽能板的成本,加速綠能轉型。圖/美聯社

10.風電

風電是極具前景的能源生產方法,可設置在離岸和開闊地區。風力渦輪機的碳足跡很少,對生態的衝擊相對較輕微。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