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大現代科技 加速綠色轉型 林奕榮 |2023.04.18 語音朗讀 1694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5G高速網路傳輸技術可支持遠距作業,減少汽車及燃料的使用量,緩解碳排放。圖/法新社 【記者林奕榮綜合外電報導】現代科技常與環保努力產生衝突,例如汽車排放大量二氧化碳,工廠產生放破壞臭氧層的氣體,農業導致環境退化。然而,一些創新的技術,將可協助保護環境,支持全球邁向永續生活及綠色轉型,以下是以下是10項有助保護環境的創新技術:1. 5G這種高速網路傳輸技術可支持遠距作業,並減少汽車及燃料的使用量,因為在家上班或遠距工作者不須通勤,可減少碳排放。5G也可以協助防止野火。人工智慧(AI)驅動的火災探測設備,可連結到物聯網(IoT)檢測數據並迅速回傳,加快應對速度,保護生態系統。2. 電動車電動車是遠離化石燃料的更重要一環,電動車電池也可回收利用,產生循環經濟效益。電動車是遠離化石燃料的更重要一環。圖/美聯社3. 綠建築全球建築業者正聚焦更永續的材料。訪調顯示,近半數的建築公司計畫在未來幾年採用某種形式的綠色建築,這些綠建築預計可減少34%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並節省40%的用水量。綠建築也能保護野生動物,例如在屋頂設置蜂箱及栽種植物,能為昆蟲、鳥類提供棲息地,打造微型綠色空間。4.數位化數位化已提升全球企業的營運效率,無紙化則有益環境。紙張需求減少,產量隨之下滑,砍伐樹木的活動也將減少。5. 物聯網 物聯網正在顛覆農業,協助農民正確使用化肥、農藥及用水,避免傷害生態,並減少土地管理不善造成的浪費。6.收集雨水乾旱問題日益嚴重,採用雨水收集技術將可緩解過度抽取地下水的狀況。創新技術能收集雨水並轉化為飲用水。7. 區塊鏈近年來,碳抵銷(Carbon Offset)議題備受重視,區塊鏈技術則可為這個市場提供擔保。這種安全的數據紀錄技術,可確保碳信用額的計算準確,有助於促進清潔能源交易。8. 遙感探測氣候科學是保護環境保護、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關鍵。最新遙感技術可強化保護野生動物和追蹤氣候變化影響的行動。9.太陽能板過去幾十年來再生能源投資穩步成長,據國際能源署(IEA)的數據,2025年再生能源將成為全球最大的發電來源,到2027年,全球再生能源容量將是全球發電量的兩倍。各國應持續努力,進一步降低太陽能板的成本。專家呼籲進一步降低太陽能板的成本,加速綠能轉型。圖/美聯社10.風電風電是極具前景的能源生產方法,可設置在離岸和開闊地區。風力渦輪機的碳足跡很少,對生態的衝擊相對較輕微。 前一篇文章 學校整片「停機坪」 媽媽笑:我兒子都放假的 下一篇文章 全球經濟不穩定 4成旅人認為永續旅遊太貴 熱門新聞 01印尼佛教學院結業 佛光山教育新頁2025.08.2202朝山禮佛 北海道場孝道月修持2025.08.2203宗教公益獎 佛光山13道場獲表揚2025.08.2304緬懷大師、供僧 西澳州議員肯定佛光山貢獻2025.08.2205【中醫專欄】讓卡住的肩關節再度順暢 2025.08.2306台北經文處長蕭伊芳 參訪奧斯汀香雲寺2025.08.2307處暑養生調和脾胃 晝熱夜涼防溫差病2025.08.2208大馬佛光人推三好 華文小學師生受益2025.08.2309習抵拉薩 慶西藏自治區60年2025.08.2210贈書、說故事 怡朗佛光人溫暖偏鄉童2025.08.22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AI取締未繫安全帶 10個月5060件秋霧寫真 夢幻阿里山 台電:盤點核一至核三廠 重啟條件淡江大橋 年底完工宜蘭情人節 浪漫登場軍旅信件 化身馬祖藝術 作者其他文章教宗方濟各辭世 享壽88歲大谷貼身翻譯涉賭案 彙整事件始末一次看美聯準會官員對物價受控有信心 稱2%通膨目標達成在望2024年H&P護照排名 這些國家並列榜首 台灣35名赴日旅遊大受歡迎 記住這些漢字讓你暢行無阻《全球金融》2023富國排名 台灣躍居14高於中日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