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意圖,4月20日將出現日食天文現象,過程為環食-全食-環食的混和性日食。圖/資料照片
【本報台北訊】天狗食日又要來了!中央氣象局說,4月20日將出現日食天文現象,過程為環食-全食-環食的混和性日食(hybrid solar eclipse),台灣雖不在中心食帶上,但在天氣許可時,還是可見不同程度的日偏食現象。
中央氣象局指出,本次日食全程將自格林威治時20日1時34分開始,至6時59分結束;亦即台灣時間上午9時34分至下午2時59分,歷時5小時又25分鐘。
氣象局說,中心食帶通過澳大利亞西北角、東帝汶及印尼群島等部分陸地,能看見日偏食的地區包含台灣、菲律賓、印尼、澳大利亞及部分中南半島地區,台灣本島不在中心食帶上且距離較遠,因此所見的日面食分較小,最小為桃園僅能見到2.9%日面缺角的日偏食,最大為台東為6.5%。
這次日食以台北為例,於20日午後12時34分7秒開始「初虧」,此時太陽位於天頂偏西南方仰角約73度處,透過遮減光器具可見日面的左下側(日面南偏東側)邊緣逐漸被月面遮掩而出現缺角,之後缺角向日面的左上方向擴展;至下午1時10分52秒「食甚」,是見到本次日偏食缺角最大的時候,太陽的左側約有3.2%被月面所遮掩;最後於下午1時46分47秒,缺角自日面東南側消失而「復圓」,全部歷程約1小時12分40秒。
氣象局呼籲民眾特別注意,由於食分很小日食發生時太陽光度仍然很強,必須透過適當的遮減光器具才能觀看,而且持續觀看的時間不宜過長,以免眼睛受到傷害。
氣象局說,日食是月球在軌道上公轉運行時,剛好移入地球與太陽之間,造成視線上日面被月面遮掩的天文現象。
根據氣象局的統計資料,全球平均每年約會發生2.38次日食,本世紀全球總計發生224次日食,其中台灣可見41次,下次台灣能見的日食將發生在7年後,即2030年6月1日的日偏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