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文學季特展明開跑 《媽祖祭》、《旅美小簡》絕版藏書現身

曹麗蕙 |2023.04.14
818觀看次
字級
2023台北文學季「讀書俱樂部」特展,明(15)日起於剝皮寮歷史街區開展,其中「時光廊」邀請六位年代策展人進行時代選書推薦,並展出作家珍貴藏書。圖/台北市文化局提供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2023台北文學季「讀書俱樂部」特展,明(15)日起於剝皮寮歷史街區開展,今年規畫四大展區,自「大時代」進入小社群,再走入作家的私密「共寫間」,更廣邀53位創作者、10家出版社以「伴讀者」的角色,陳列超過百本精選書籍,其中民眾還能一睹日治作家西川滿首部公開詩集《媽祖祭》、作家陳之藩首部作品《旅美小簡》等已絕版的珍貴藏書。

「時光廊」展區展示絕版多年的陳之藩首部作品《旅美小簡》初版珍藏,以〈失根的蘭花〉影響一代人的共同記憶。圖/台北市文化局提供

今年展覽以「人人都是VIP」的概念出發,將展場打造成文學的交誼場,邀請民眾成為讀書俱樂部的會員好友。台北文學季總策畫封德屏表示,這次特展策畫是為呼應台北文學季主題「同城之人,文學與共」,回應「共」的誕生與可能,並指出在當下時代,閱讀永遠是不變的核心,希望藉由共讀,可以把台北的文化寶藏不斷挖掘出來。

台北市文化局表示,四大展區為「時光廊」、「社群Bar」、「共寫間」、「閱讀艙」。「時光廊」邀請6位時代策展人:黃震南、張國立、應鳳凰、李金蓮、黃威融、盧郁佳策畫不同年代的選書,民眾可以透過策展人獨特的選書視角,觀察橫跨日治時期至21世紀初的文學環境演變,俯瞰時代閱讀風景。而當中最讓讀者驚豔的是,能一窺已絕版的珍貴藏書,如日治作家西川滿已成夢幻逸品的首部公開詩集《媽祖祭》、漫畫家牛哥以費蒙為名出版的暢銷小說《情報販子》、被譽為「留學生文學散文先聲」的作家陳之藩首部作品《旅美小簡》等。

「社群bar」展區可見台大現代詩社展出社團成員創作手稿以及詩刊作品集。圖/台北市文化局提供

「社群Bar」則介紹包含「文友通訊」、「台大現代詩社」等橫跨50年代至今的5處文學社群,現場展示「小說家讀者8P」的櫥窗寫作運動、「字母會」的文學Live「關於寫作的報告」影片,讓沒有參加過的民眾,也能在展場實際體驗當時的寫作氛圍。

「共寫間」邀請張亦絢、瀟湘神兩位作家在展場復刻私密寫作空間,與民眾來一場跨越地域與時空限制的共寫之旅。

「共寫間」展區邀請瀟湘神、張亦絢進行共寫的策畫,圖為呈現瀟湘神手寫東台灣探勘筆記及填寫調查的書房, 歡迎民眾寫下任何回饋。圖/台北市文化局提供

最後「閱讀艙」更邀請53位創作者,如詩人徐珮芬、攝影師汪正翔、演員連俞涵等人,以「伴讀者」的角色,分享給讀者他們各自推薦的書籍,並在書中留下手寫畫記及文字,並透過如李桐豪的擴香石、崔舜華的祕魯聖木等「伴讀小物」開啟閱讀的另一層情境,彷彿能嗅到文字的溫度。

「閱讀艙」展區邀請53位各領域的創作者分享他們的伴讀小物,並於選書中留下閱讀筆記。圖/台北市文化局提供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