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昱培
每到香港必造訪的粵式茶樓歇業了,茶樓的懷舊味道深深攫獲饕客的心,卻不受大眾青睞。這間粵式茶樓,如同我曾於此經歷的似水年華,都消逝於永不復返的過往。
數年前我曾旅居香港,在陌生的城市裡,在這間充滿懷舊風情的茶樓裡,我結識了同樣來自台灣的表演工作者J。J從高中開始,就踏入演藝界,她總是脂粉未施,參與演出的也多為探討社會議題的獨立電影,在五光十色的演藝世界裡,似蓮花般出淤泥而不染。我問她,最喜歡哪位香港導演的作品,她不假思索地就說王家衛,尤其是《2046》與《花樣年華》,這兩部電影她已經不知重看幾回了。
異地逢同鄉的親切感,加上同為王家衛的影迷,我和J很快變成無話不談的好友,而這間茶樓由於價格親民、地方寬敞,就成為我們聚餐兼談心的好所在。
然而,現實的殘酷之槌卻敲向我們繽紛的友誼,香港演藝界吹起不景氣的寒風,J因為香港演出機會愈來愈少,打算赴內地發展。J離港那天,我就在與她相識的這間茶樓為她餞別,儘管心中萬般不捨,我們還是必須向對方道別,各自迎接新生活。
歲月更迭,茶樓的歇業告示似乎已道盡人間一切滄桑。雖然遺憾未能伴J走到2046,但有幸曾與她共度一段花樣年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