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歸零學習 何嘉文找到新自我 文/林怡秀 |2023.04.11 語音朗讀 4956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素素釦是日本傳統手工藝,看起來可愛精緻。圖/何嘉文提供身心靈的課程讓何嘉文的內在可以恢復到放鬆狀態,不再好強。圖/侯永全何嘉文(左)拿到素素釦的證照。圖/何嘉文提供何嘉文到北京上課15天學花藝,樂在其中。圖/何嘉文提供何嘉文(右)接觸身心靈領域15年。圖/何嘉文提供何嘉文到北京上課15天學花藝,樂在其中。圖/何嘉文提供 文/林怡秀 何嘉文15歲便入行當藝人,30歲那年,健康亮起紅燈,被檢查出癌症初期,她決定讓自己歸零,開始接觸身心靈領域,休養身體的同時,也學著治癒自己的心靈,也因此開啟她的學習之路,陸續研習花藝、日本傳統手工藝「素素釦」和潛水等技能,如今她有多種證照在身;2年多前她成了徐若瑄學妹,在世新大學念公共關係暨廣告學系的在職碩士班就讀,日前已參加畢業典禮,並努力寫論文,未來打算運用所學。 她學習身心靈的時間長達15年,小時候的她其實就對人的心理特別有興趣,「我家是做水果批發的,媽媽也開家庭美髮,所以我接觸到的人很多,小時候爸爸請客人試吃,有些人會說怎麼這麼好吃,但有人會說這不甜,我心裡就有個疑問,想說大家吃的不都是同一顆嗎?」年紀小小的她,因此意識到「原來不是每個人都一樣」。30歲時她身體出現狀況,「醫生建議我,要學著好好吃飯和睡覺,把情緒調整一下,因為癌症就是一種文明病,和情緒有關。」而她剛好有朋友在上專業身心靈課程,於是她便一起加入,「這真的對我幫助很大,因為我確實在學習的過程中,調整了自己,其實我的起心動念也只是為了要調整自己,並不是為了要教學或成為什麼心理學大師,也因為沒有目的性,所以學習的過程沒什麼壓力,後來學出了興趣,就順道考了證照。」 身邊親友知道她有證照在手,鼓勵她出來開課,但她認為這是兩回事,「我懂這些東西,但不代表我就會教,他們說我不用想這麼多,因為在分享的過程,自己也可以重新再學一次。」於是她開了「九型人格」的課程,有學校老師也成了她的學生。學花藝、素素釦 證照考到手此外,她還擁有全球十大花藝學校的花藝證照,她和好友李明川一起學,僅花半個月就考到證照,「他是去紐約上課,但我的時間搭不上,後來我選擇到北京上課,課程有15天。」她說花藝課不單純只是教花藝,「像花要怎麼保存、開花店成本要怎麼算、怎麼找店面等都有上。」 因為對美學有興趣,在朋友介紹下,她也接觸到日本傳統手工藝「素素釦」,「我算是陰錯陽差學了它,日本傳統的糖果叫『飴』,飴的製作有一定的傳統流程,但現代人沒那麼愛吃糖,所以傳統技藝漸漸失傳,素素釦的創辦人其實是學美術的,有次他看到老師傅在做飴,主動表示自己想學,學成後,他不是拿來做糖,而是用無毒黏土來傳承這種手工藝,就像裝飾品那樣。」 她說,素素釦有趣的地方在於一顆釦子大小的空間裡,可以做出各式各樣的圖案,而她跟著日本老師學,花了兩天也考到了初階證照。 回校讀碩士 眼界廣、資源多何嘉文念完碩士後,對自己的生涯規畫也有不同看法。會選擇公廣系是因為她接下家業,「以前我也創業過,但都是憑著直覺、土法煉鋼,把我累積的經驗套進架構裡,但在學校我可以學到完整的架構,不用像以前那樣自己摸索。」另一點是,她在班上認識到很多來自不同領域的同學,接觸的眼界更廣,資源也更多。 卸下內在枷鎖 懂得放鬆不好強接觸身心靈領域長達15年,何嘉文表示,最難的部分就是必須檢視自己,發現真實的自己和想像中有很大的落差,「了解自己本來就不容易,而且在了解自己的過程中,你也要去檢視自己和周邊的人的關係,像是跟爸媽、兄弟姐妹、跟朋友同學,等於是把自己從小到大的經歷再翻出來一次。」在檢視原生家庭的過程中,她說,本省家庭傳統觀念大多是重男輕女,她被這種觀念綑綁,一直認為爸爸媽媽也是重男輕女,因此她從小處處和男生爭強,因為這會讓她很有優越感。但她發現,什麼都想贏的自己很辛苦,「我其實沒那麼想要贏,這也讓我和弟弟的相處出現了一些狀況。」她曾埋怨,為何自己要承擔那麼多事情,「但這其實都是我自己選擇的,因為我自己想要跟男生比較,因為我想要贏,我不知道怎麼跟男生合作。」這樣的心態也影響到她的感情。 而她在開始上課後,終於找到問題的源頭,「我後來回頭去跟家人認真聊天,當我聊完一輪以後,才發現根本不存在重男輕女這回事,一切都只是4歲時的我對於外界的感覺,我只是因為是姐姐,弟弟年紀比我小,弟弟自然會比較需要大家的關注,這跟男生女生完全沒關係。」接受自己不足 和弟弟關係變好 理解到這一點後,何嘉文才終於可以放鬆,她不必透過無止境的競爭來得到爸媽的注意,「放鬆之後,我和弟弟的關係也變得比以前好,和異性的關係也是,我不用逞強什麼都會。」 心理狀態好了,這時候的她遇到了先生,「當時的我很自在,只覺得身體健康最重要,應該是說我整個人對了。」解開心結後的她彷彿重生,「有次和弟弟聊天,他說他超喜歡現在的我,因為我以前什麼都要表現出我是最棒的,現在的我跟他距離很近,可以誠實承認自己還不足的地方,常常也享受擺爛的樂趣。」身心靈的課程影響她甚鉅,她不再勉強自己當強勢大女人,而是選擇順從本心,自在不好強。本版與聯合報「橘世代」周報合作 前一篇文章 莫昭平、古競祥 退休相處練習曲 磨出幸福時光 下一篇文章 健膝不換膝 潘秀雲燃燒運動魂 熱門新聞 01佛光山供僧 緬懷師恩廣植福田2025.09.1402香港佛光道場 供僧道糧回向十方2025.09.1503【詩】山水的盛宴2025.09.1604綠色跑者 減碳跑步吃蔬食2025.09.1405【草木堪為友】可可樹 神賜食物化為巧克力2025.09.1406【植日光年】沙漠奇花 龍舌蘭 2025.09.1407【白色墨水】晨光花語2025.09.1408佛光山叢林學院畢典 薪火傳燈 2025.09.1309開挖土機遊大陸 填坑修路做好事2025.09.1310水豚卡比胖拉 萌翻台南2025.09.13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看前輩搶救生命 魏國珍走向外科之路肺癌權威陳晉興 每年執刀1400台林彥雄行醫花蓮 從小鎮醫師到院長蔡景耀醫病醫心 助病人重見光明心放寬常感恩 隨遇而安珍惜當下自在人生下半場 秦漢享受一個人 作者其他文章不留遺產不幫帶孫 資源給自己預想生命退場 于美人養老交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