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彭美玲
跟同學約定好,利用一堂綜合課,進行交換禮物的活動,孩子們都非常開心。
我先跟孩子說明遊戲規則:因為他們還是小學生,所以禮物的金額以一百元為限。同時,準備的禮物要全新的,而且是自己喜歡的禮物,才能準備給別人,將心比心,不要給別人自己不要的東西。另外,要力行環保,禮物不用過度包裝,用家中紙袋裝好就可以。還有,交換禮物的活動沒有硬性規定一定要參加,如果有困難,可以不參加,我會幫所有小朋友準備小禮物。
交換禮物這天,看到琳瑯滿目的禮物,大家眼睛為之一亮。抽禮物前,我交代全班,要等所有同學都抽完禮物,再一起拆禮物。因為拆禮物前,同學間還可以再交換,但是不可以等禮物拆開之後,覺得不喜歡才要跟別人交換。
多數同學都很滿意自己抽到的禮物,但有一位同學,看到禮物,反應激烈且口不擇言,覺得自己抽到的禮物「很爛」。那是一個有包裝的精緻香皂,也是社福機構讓成員自力更生的作品,同學有愛心購買這樣的禮物,我覺得很棒。只是它不是這個孩子期待的餅乾、巧克力、文具或玩具,他還說很後悔請媽媽幫他準備禮物。
看到這一幕,我覺得有點難過。我先告訴準備禮物的孩子,我覺得他準備的禮物很有意義,充滿愛心。我也把抽到禮物情緒激動的孩子拉到身邊,先同理他的心情,再告訴他,抽禮物本來就不一定會是自己喜歡的,期望太高,比較容易失望。在生命中,我們也會遇到我們不喜歡的人事物,但是不宜直接爆發情緒,傷害別人,要顧慮別人的感受,調適自己的心情,並學習感恩。
我相信這次交換禮物的活動可以讓大家學習到重要的一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