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鄧光蓮
父親生前一直想再探親的心願已無法實現了,這分遺憾由哥哥去圓滿,他決定用雙腳幫父親踏上「回家」的路。
哥哥收拾行囊,前往代父返鄉的懷舊之旅。
他探尋及貼近父親的出生地。在堂姐協助下,獨自前往陌生城市,用雙腳走過父親說過的「熟悉」道路。在陌生的鄉村,他看到了父親小時候住的祖厝。雖然現在住的已不再是親人,但看到父親童年成長的地方,好似看到父親站在其中,笑瞇瞇地看著他。哥哥的心情既開心又難過,複雜情緒中帶著激動。
經過父親家鄉的道路時,哥哥在心裡喊:「爸!您看到了嗎?我幫您來了,我代替您回家鄉了。您來不及做的事,我幫您做了!」
回家後,哥哥把那五天的回憶分享給我們。「這是爸常和我們說的那座橋;這是他小時候常去玩的地方……」哥哥指著一張張照片,訴說著往日父親的思念地,爸總是和我們談起他的家鄉,這些陌生的一切,因為哥哥分享照片,轉換成另一分溫暖。
「這就是爸爸住過的祖厝。」指著相片中舊式的農村建築,哥哥眼睛溼潤,聲音哽咽。我看著這些照片,腦海裡浮現一首經典歌:「唱一段思想起,唱一段唐山謠,走不盡的坎坷路,恰如祖先的步履……」
淚眼遙想父親及往日情懷時,終於能夠完成父親的遺願,也彌補了為人子女的遺憾。看著一張張的照片,我們逐漸展開笑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