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闊天空】在地旅行 處處有驚奇

文/林彥佑 |2023.04.08
3520觀看次
字級
想不到在市區裡,還有這塊尚未開發的地方。圖/林彥佑
在林園散步,看到遍野的鳳梨田,腳步也緩了下來。圖/林彥佑
每天回家必經的水塔,但從來不曾認真看過它。圖/林彥佑
外地人最愛到愛河,今晚就來一趟河畔閒步吧。圖/林彥佑
這艘船的意象,引領你進入高雄之都。圖/林彥佑
衛武營的特殊光景,坐在池畔就能放空了。圖/林彥佑
走著走著,清幽的文學館是最好的歇腳處。圖/林彥佑

文/林彥佑

前幾年疫情發生,旅遊界流行一種稱之為「staycation」的玩法,它是由stay與vacation所組成,指的就是在地度假──除了指在居住地附近旅遊之外,也擴及了鄰近不遠的縣市,簡簡單單,或者就在附近一間鄰近的飯店,全家一起在室內享受度假的樂趣……



我曾在高雄車站附近的一間青年旅社住上二個晚上,儘管我是高雄在地人,但我選擇在高雄青旅過夜,便是想享受不同的旅行氛圍,這就是一種staycation「在地旅遊」的初體驗。

那一天,我佯裝自己是個異鄉客,走在熟悉的高雄街頭,中山路、愛河、城市光廊、新崛江、文學館、三多商圈……都是平日騎單車悠遊的地方。然而,那一次,我採取徒步的方式,認真細讀高雄市區的況味。

回到青年旅社,和來自花蓮、台北的住客一起交流;他們彼此說著自己家鄉的故事,而我在高雄,也彷彿是個異鄉人一樣,說著我熟悉的地方。

用心體會處處皆風景

其實staycation原始的意義,曾被不同的旅行愛好者所詮釋。於我而言,由於疫情的關係,我減少了長途、長時間舟車輾轉,取而代之的,只在住家附近走訪。因為我始終相信,哪怕只是不起眼的地方,用眼觀察、用心體會,都能感受到不同的風景。

有人說過,「旅行就是從自己活膩的地方,去到別人活膩的地方」。這麼說來,那些既熟悉又夾雜著陌生感的鄰近區域、村里街坊,就會是我旅行走訪的地方。

就在我真實漫走之際,也才發現,每一個步履與每一瞥眼,都是一種驚喜。

社區隱藏時光故事集

比方說,我竟然不知道我家附近有一座綠地公園,裡面還有可愛的溜滑梯;我竟然不知道附近一個工業區內,有一塊如此空曠的土地;我竟然不知道在巷弄裡,有一間賣雜貨的老柑仔店;我竟然不知道社區內有老厝、老樹……以及年老的阿公阿嬤,輕鬆愜意地坐在躺椅上,和時光一起依偎共存著。

其實,旅遊的重點,在於心態、心境、心情,而這麼多的「竟然」,果然讓我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滿足感,和旅行他鄉及探索天涯海角一般,充滿未知與驚豔。

悠然閱讀身邊的公園

再如我家附近的衛武營公園,平日從外圍行經,就覺得這只是公園一座。這幾天,心血來潮,想說走進公園裡遛達一下,出乎意料的,閒步間就看到一湖綠池、春冬交際的樹枝駁影,走入音樂廳、表演廳,在各場館、咖啡廳間,拍個照、滑個手機,放空一下,悠然度過了傍晚時分。

距住家車程約5分鐘處,有一處彩繪圍牆,平日上班騎車呼嘯而過,僅知道那裡有色彩斑斕的裝置圖象,從來就不曾細緻觀察;近日,我以一種閱讀的心情去品味它,才赫然發現每一片牆面上的畫,是如此地逗趣、童真與創意;那些剝落的油漆與殘蝕的刻痕,印證著歷史的歲月……

原本,一分鐘不到便可以穿越的一條路,可以是一小時拍照、打卡、漫步、上網搜尋畫作的小旅程。

境由心生且心由境轉

位家附近還有一座灰色的老水塔,十分不起眼,就連住家附近的居民,也很少人刻意探訪,更別提細究它的歷史淵源;直到有一次,因村里長選舉,才因緣得知這座隱居在巷弄裡,乏人問津的水塔,竟具有60年的歷史,雖然旅遊書籍不曾提及,但我在日午後閒暇時,遠望它、近看它,從不同的視角為其留下倩影,它也陪伴我一小時的寧靜時光。

再往稍遠的地方駛去。從我居住的前鎮,往北有三民、左營、楠梓,再往北是合併前的高雄縣、大岡山地區,往南是大寮、鳳山、林園等大鳳山區,而東北一帶是充滿綠意的茂林、六龜、美濃等大旗山區。其實,同在高雄,因著心情、時空的不同,境由心生,心由境轉,不用長途跋涉,一日來回,就有旅行的感受。

觀察周遭的吉光片羽

我開始能體會在地旅遊作家,踏訪自己住家鄰近區域的那種踏實感了──那種踏實感,來自於對自己成長土地的鍾愛,來自於與在地居民的互動分享,來自於用眼品讀、用心聆賞生活周遭的片刻故事,來自於每一日觀察生活的吉光片羽。

難怪有人在傳統市場中,找到美食與料理所帶來的生活樂趣,有人能在老店中找到台灣古早味的印記,有人能看到不同建築、造景、人文地貌進而感受台灣的時空交融……

能在自己的所在地,或他鄉異地裡隨遇而安,怡然自得的人,對於旅行的真諦,也將能有更成熟的詮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