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賞讀】萬物在詞中閃爍

文/楊書軒 |2023.04.02
2936觀看次
字級
作者簡介 楊書軒 東海中文,東華藝術碩士。曾獲時報文學獎、蘭陽文學獎等,龍應台文化基金會‧思想地圖執行人、金門駐縣藝術家。曾任主編、策畫走讀與書寫工作坊。著有雙詩集《鳥日子》、《馬克白弟弟》。 喜歡做夢,懂得採集光線,植入生活。圖/123RF

文/楊書軒

「透早」
我聽見母親說出這個詞─
透明如窗,明亮澄澈

一塊聚光的水田
電線上排排高歌的音符之鳥
我又說了一次「透早」
母語滲入聽覺

我澆水,那些字詞
長出嫩芽,偷偷觸碰
我的指尖

我們能聞到
期待被收割時的氣味嗎?

例如「愛」與「死」
咀嚼中的字根釋放出苦甜
在唇間共震

然而有些詞 開始發酵了
不死族酸民與細菌側翼
每日交媾繁殖

你還相信同島一命嗎
那你得是隻九命怪貓才行

2
夜的樹身藏匿起一切
我們從樹洞走出,捧起毀壞的詞
埋入根部

昨晚我們夢見的樹
今早開了花

晨光飄出果香,來自身體內部
逐漸地飽熟,我們摸索
我們摘落
有一天我們也將脫離肉身嗎
像靈魂回到字源,構成詩之核
一個詞,就足以轉開奧祕的門

當萬物小如暗室、大如無邊的陰影
有人說出我們的名字─
小如燈盞,大如鑿穿黑暗的透早,
無聲降臨

(摘自《火光》,聯合文學出版)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