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散步】死亡可有顏色

文/李時雍 |2023.03.29
860觀看次
字級

文/李時雍

一雙手,像木質布滿雨露日晒的紋理,人形或蛇鱗的墨黑紋身,從指尖、手背,延伸至腕上。那是《老鷹,再見》所收錄一幀雙手的特寫,族中年邁的巫師對著猶為少女的達德拉凡.伊苞說,圖騰象徵身分,但也是生命的記號,等到人世將近,靈魂回歸大武山,與祖靈重逢之時,手紋將浮現出美麗的顏色。

出生屏東三地門青山部落的排灣女子伊苞,曾經也疏遠了原鄉,畢業工作後參與中央研究院民族所的團隊期間,愈深入走返田野;並在部落踏查途中,偶遇優人劇團,決意跟隨,投身老泉山上的修行與表演。這部長篇散文寫於2003年8月受優人團長鼓勵下所踏上一趟藏西轉山的行旅。隊伍從尼泊爾跨越邊界,自聶拉木、到薩嘎、帕羊,長途顛簸、跋涉至「世界屋脊之屋脊」的阿里,終來到聖湖,望眼碧藍如鏡的瑪旁雍措湖畔。伊苞柔情記述在神山崖壁即烏寺認識的男孩貝瑪基準和多吉,描寫沿途所見犛牛角堆、飄揚的經幡風馬旗,伏地長拜踽踽獨行的婦人朝聖者,更多則敘寫聖山形影之中,映照自己歸屬的大武山記憶。

書的副題「Miperepereper I Kalevelevan Aza Aris」,為信仰鷹族的排灣族語中「翱翔在天際的老鷹」之意。從出生原初,女孩伊苞浸沐於古老習俗,與巫師預兆的夢和祈禱之話語相連,小小的衣衫裡縫有神靈祝福的鷹羽。而女孩的一生從織縫有鷹羽的傳統服始,隨成長成年,所歷家族一生事蹟都將一線一針織繡在衣飾或頭冠上,「當生命的呼吸不再時,家人會為你穿上,穿上這身美麗的圖紋與太陽日日隨行。」

然而曾經依循大武山指引的日日山林生活,也難避免七○年代後因外來文明物事進駐、貨幣經濟帶來的遷徙離散的明日。曾經刺繡的傳統服,即你一生的文字,家屋承載生者與亡者以曲肢蹲踞葬於地下墓穴,彷彿前人配戴的鷹羽和祝福恆在身旁;曾經神話與巫覡儀式的包容,在歷經重層殖民現代性後,盡已難在。

卻唯有在朝聖轉山的遠地路途,感受高原之肉身危脆不適,在藏人亙古的禮拜和信仰中,仍相信聖湖之水可以滌淨貪瞋痴的天地宇宙,沿途迂緩拾起;伊苞說,為了原初的神話而來,「我以奇特的因緣來到藏西這片貧瘠的土地上。眼前彷彿是一面大鏡子,它們逼我面對自己隱藏在心中的密祕。」

多年前最末一場春雪時節,我走進劍橋街上研究中心的會議廳,在一場原住民文學相關的論壇上,無意地,初聽聞講者談起伊苞《老鷹,再見》。她所遠行的總也是回歸的路,追問的死,總帶著向死而生的「美麗的顏色」。轉山後她投身優人劇場,肉身鍛鍊,編有以排灣巫師與靈魂為題的《祭.遙》。多年後我在課室裡聆聽學生們談起散文中「鷹羽」一段,想起了那年經歷的細雪,其後所讀之書,想起伊苞最後寫下聖山的皚皚雪景。因緣與疑惑未必懂得更多,但時間鐫刻的細細手紋,也有了一點美麗的顏色。♣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