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振鶴
隨著年齡增加慢慢懂得母親的辛勞,就讀小五後,每次飯後我都會幫忙洗碗筷,也不再抱怨菜色好壞,如果先吃飯也會留菜給還未吃的家人,這樣的家庭教育讓我能設身處地為別人多著想,我教育已讀大學的孩子也非常重視此價值。
我每天會固定到同間超商購買三餐,一日晚上排隊結帳時,前方一位中年女性,結完帳後似乎察覺金額有誤,當下突然大聲咆哮兩位店員,一位店員立即查看單據並耐心解釋原因,另一位店員則引導後面排隊顧客結帳。
當我結帳時,婦人又對店員咆哮說,為什麼可以先幫我結帳?店員又耐心解釋她的單據要在同一台機器操作,須稍等候。看見兩位店員中較年輕者已經忍不住要對這位婦人嗆聲,於是,我勸婦人體諒一下店員,沒想到也被婦人臭罵一頓。我知道她已失去理智,未理會她,臨走前,再跟兩位店員說要把阿姨的單據處理好。
隔天再到超商買早餐,知道昨日事件的店員,不斷向我謝謝,後來又遇到副店長,也感謝我當天的協助。見義勇為是每個人都應該做的,如此才能為社會多增添一些和氣與溫暖。在這疫情時代下,人與人之間距離遙遠,體諒的心卻可以拉近彼此距離,營造和諧的氛圍,不但利己也利人,願世界因你我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