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萬事》生 態

星雲大師 |2008.05.13
1879觀看次
字級

各位讀者,大家吉祥!

生態是世間上一切眾生生活的情況,山有山的生態,水有水的生態,人有人的生態,都有不同的生態。現在多少學者、專家,研究鳥類的生態、湖泊的生態、昆蟲的生態、海洋的生態。生態確實是應該要去了解,我們也了解到一切眾生都要求生存,都有求生存的本能;不過,如何讓一切眾生都能和諧共生,這才是研究生態的專家學者們應該重視的問題。

自古以來,人類不斷改良自己的生態,例如居住的環境、生產的改良、人我相處的和諧、社會道德的共遵,讓人都能相安無事,和平共處。關於生態,有四點意見:

一、自然生態的保護:講到生態,最重要的就是大自然的生態,因為大自然的生態若能夠自然發展,充滿無限生機,舉世眾生都能受益。反之,大自然生態受到蹧踏、破壞,緊接著而來的天災、人禍,就會層出不窮了。例如,一座山丘一經形成,就不該濫墾濫伐,不能破壞山形山貌,否則隨之而來的土石流災難,必然難以避免。一窪湖水,在居民看來,認為不甚重要,但水分可以滋養周遭的動植物,可以讓山居的野獸有水可喝,左近的樹木得到水分的滋潤;如果將池塘填平,鳥獸就沒有水喝,牠們能遷移到那裡去呢?樹木得不到水分的滋潤,乾枯成為光禿的土山,難道這會是我們的財富嗎?

二、文化生態的翻新:舉世雖有各地不同的文化,但是關於文化,好的要加以發揚光大,不好的就要把它革除。例如,過去一般人提到中國文化,就會聯想到皇宮太監、小腳女人、男人納妾,甚至女人可以當作牲畜一樣買賣;這種醜陋的文化,如不加以革除翻新,等於一田的稻穗禾苗有了雜草荊棘,如不加以去除,稻穗禾苗難以成長。反之,中國成王成聖的思想,講究信義仁愛的文化,加之佛教的因果報應、三世輪迴思想,那些「慈悲為本、方便為門」的文化,在在充實了中華文化的內涵,所以應該不斷地加以倡導、加以更新,我們的文化才能更加發揚光大。

三、內心生態的淨化:我們的內心世界,也是人生的另一個家居,我們可以檢查我們的內心,居住的是良民還是盜賊呢?擁有的是菩提還是煩惱呢?當然,我們內心有菩提佛性,但是貪欲的豺狼、驕慢的虎豹、多疑的狐狸、愚痴的蛆蟲,使我們內心的世界不能清靜,我們能不用佛法真理來淨化內心的世界嗎?

四、不同生態的適應:人生的過程,讀書、就業、發展,都有各種人事的生態;人經常遷徙在各種不同的生態環境裡,都要學習適應,你不能適應,要如何生存呢?世界之大,各地的氣候不同、冷暖寒熱不一,你不能不學著適應不同的氣候;舉世之間,人情不同、性格不一,甚至生活差異,你也不能不去適應不同的人情。「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適應環境是人生所應具備的本領。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