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分鐘就知篩檢結果 中正大學開發低成本快篩生物感測器

羅智華 |2023.03.16
592觀看次
字級
中正大學機械工程系開發一款光學式快篩生物感測器,只需約一滴血液的檢體量,15分鐘結果就能出爐。圖/中正大學提供

【記者羅智華嘉義報導】中正大學機械工程系教授張國恩開發一款光學式快篩生物感測器,只需約一滴血液的檢體量,15分鐘結果就能出爐,感測器的生物晶片成本更只有市面上相關晶片的50分之一。中正團隊研發成果除了可用於敗血症檢測,也與台大醫院雲林分院合作心肌梗塞快速篩檢,盼協助醫生快速準確對症下藥,即時挽救病患性命。

中正大學機械系張國恩說「有些疾病的治療是跟時間賽跑,像敗血症就是感染進程相當快,黃金治療時間只有6個小時,過了存活率就剩一半。」,為了確定病患感染的細菌種類,就得送檢體做檢測,然而醫院儀器普遍需要收集一定的檢體數量才會進行檢測,第一份檢測報告往往須超過12小時才能出爐,緩不濟急,因此醫生只能依照經驗判斷後施打抗生素,然而無法對症下藥的情況下不僅無法有效治療病患,頻繁嘗試抗生素還易使細菌產生抗藥性,這也是敗血症死亡率高達30%以上的原因。

為此,張國恩帶領印度籍博士生迪凡希與中正化學暨生物化學系教授周禮君合作,開發出「快速、免標定之平面波導粒子電漿共振光微流體生物感測器」。張國恩指出,當血液中細菌量過量,會讓人體釋放特定蛋白質,該生物感測器的晶片即是檢測血液中特定蛋白質,不只定性,還能快速定量。

中正團隊開發的生物感測器除了可應用在敗血症檢測,相關成果也獲登英國皇家化學學會經典期刊《Analyst》及其期刊封面。張國恩指出,目前正在申請3項技術專利,同時與台大醫院雲林分院合作心肌梗塞快速篩檢,並持續改良,希望讓技術更成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