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高雄訊】南部水情拉警報,高雄3月起已暫停送水到台南,水情已進入夜間減壓供水,南區水資源局更破天荒首次自屏東搭建7.6公里長的水管至高雄大樹高屏溪攔河堰,每日可送3.6萬噸民生用水,解決高雄缺水危機。針對農作物抗旱整備,農委會除採分區輪灌也啟動抗旱水井等措施,確保水稻及相關農作物不受影響。
高雄水情進入黃色燈號,供應原水的高屏溪川流量也持續下探,至昨日每秒僅6.3立方公尺,逼近2021年3.8CMS最低值。因應缺水問題,8日起開始實施減壓供水,可望至少撐到4月底。
不過南水局憂心無以銜接梅雨季,仍持續開發新水源,更破天荒調用屏東加工區現有11口井的地下水跨溪支援高雄,目前趕工搭建輸水管線,大型鋼製水管會從高屏大橋旁沿高屏溪畔向北延伸,送入位在高雄大樹區的高屏溪攔河堰等待抽用。
台水公司第7區管理處經理邱憲龍表示,高雄與台南水源是聯合調度,3月起高雄已暫停送水到台南,據水利署規畫,高雄目前用水到4月底應沒問題,但4月過後若無新水源補注,水情可能更加嚴峻,而屏東縣地下水源豐沛,加上牡丹水庫水情尚好,水資源局遂就近供應給大高雄用水,不希望高雄淪至分區供水地步。
面對南部旱象,農委會主委陳吉仲昨前往高雄視察農作物抗旱整備及與台南農民座談,針對農民反映缺水影響灌溉,陳吉仲表示,已責成農水署全力執行抗旱應變措施,確保一期水稻與相關作物不受影響,國家糧食安全無虞,並於2025年建立8.8萬公頃灌溉系統為目標。
由於中部水情也日益吃緊,台中市長盧秀燕也建議台中水情燈號提早由藍轉綠燈。
經濟部表示,下次會議預計3月下旬開,屆時將擴大檢視新竹以南燈號調整事宜,可能提早調整成「水情提醒」的綠燈方向研究,提醒民眾節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