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原住民族紀錄片影展 紐約經典電影資料館登場

曹麗蕙 |2023.03.09
1015觀看次
字級
在紐約即將登場的「台灣1994-2000年原住民族紀錄片影展」中,將放映馬躍.比吼(Mayaw_Biho)1997年作品《天堂小孩》。圖/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提供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駐紐約台北文化中心與紐約經典電影資料館(Anthology Film Archive)將自明(10)日起至3月14日攜手推出「台灣1994-2000年原住民族紀錄片影展」,播映台灣第一批由原住民導演拍攝的原住民族紀錄片,台灣紀錄片工作者馬躍‧比吼(Mayaw Biho)及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策展人鍾佩樺也將赴美出席活動。

文化部表示,這套包括馬躍・比吼、楊明輝(Umin Howa)、比令.亞布、龍男・以撒克・凡亞思等10位導演及16部紀錄片的片單,將在美國獨立實驗及前衛影像的藝術機構放映,呈現原住民族「自己拍攝自己」的影像,許多母帶甚至連導演本人都未留存,是台灣影史上的珍貴史料。

「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的總策展人林木材表示,這些原住民族導演初試啼聲的作品,圍繞在土地問題、文化流失、身分認同、族群階級、傳統與現代的衝突等主題,強烈地表達個人觀點,透過直接的敘事手法,表露迫切心情,也與當時的各種原住民運動息息相關。1990年代的昔日紀錄影像,時至今日仍同樣反映原住民族群目前社會處境的對照。

導演馬躍・比吼及策展人鍾佩樺將出席3場映後座談,與紐約觀眾分享台灣原住民文化及本影展策展背景。馬躍・比吼是阿美族人,早在大學時即開始拍攝與阿美族相關議題的紀錄片,而後關注範圍逐漸擴展至其他原住民族與外省族群的歷史。

鍾佩樺則是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策展團隊成員,與策展團隊當時花了一年的時間田野調查,集結流落四方的DV帶及錄影帶,並訪談原住民導演,研究作品。本次影展不只是影片放映,也是團隊的研究成果。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