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今天宣布,8月1日起將提供不利處境學生生理用品。圖/資料照片
【記者曾博群台北報導】教育部今宣布,8月1日起實施友善提供多元生理用品計畫,針對不利處境學生發放多元生理用品,並尊重學生使用生理用品種類、材質之不同,在各級學校及教育部所屬場館設置定點,以供急需取用。教育部預估9.5萬名不利處境學生受惠,今年將編列1億200萬元經費因應。
教育部聚焦於月經貧窮及不利處境者交織性議題,提供多元生理用品對象為不利處境及有急性需求學生,也教導認識不同種類的生理用品,研擬關懷輔導教育措施,減少學生於月經期間身心窘迫情形。
教育部表示,針對高中以下學校不利處境學生,提供方式得發放生理用品實物或票券等,由地方政府或學校在兼顧學生不同需求下,評估、考量各地方、學校區域位置、環境、資源差異,規畫因地制宜且適切友善的提供方式。教育部將予以補助,並已報行政院爭取全額補助地方政府。另外,將於學校設置定點,以供急需學生取用生理用品實物。
針對大專校院不利處境學生,則以「大專校院弱勢學生助學計畫」之對象為主,將多元生理用品補助納入計畫內之生活助學金發放;針對有急需的學生,學校得兼採定點取用及定點販售。
教育部所屬場館針對有急需之入館民眾,採定點取用,生理用品放置於服務臺、哺集乳室及醫務室等,民眾可洽服務人員索取;此外,教育部也持續鼓勵場館辦理定點販售,提升民眾急需之近便性。
教育部除透過補助解決生理用品問題,也將加強對所有學生之人權、性別平等、月經、生理用品正確使用等教育措施,實施跨領域、議題教學,並研發補充教材、拍攝教學影片,提供教師教學資源,以深化校園月經教育,實踐性別平等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