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時30年 台灣影史首度大銀幕呈現黑面琵鷺生態 曹麗蕙 |2023.03.06 語音朗讀 1731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台灣影史首部登上院線上映的黑面琵鷺生態紀錄片《守護黑面琵鷺》,關注黑面琵鷺的處境,也反思棲地保護、人鳥和平共存等諸多議題。圖/采昌國際多媒體提供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台灣資深生態攝影大師、導演梁皆得,繼《老鷹想飛》與《尋找神話之鳥》之後,推出歷時30年、走訪多國拍攝的全新力作《守護黑面琵鷺》,成為台灣影史首部躍上大銀幕的黑面琵鷺生態紀錄片,片中不僅紀錄黑面琵鷺的樣貌與環境,更捕捉不同愛鳥人士對黑面琵鷺的熱血付出,透過黑面琵鷺處境,反思棲地保護、人鳥和平共存等諸多議題。《守護黑面琵鷺》是《老鷹想飛》導演梁皆得(左)耗時30年打造的動人新作。圖/采昌國際多媒體提供。 梁皆得說,「從1992年黑面琵鷺開始吸引大眾目光以來,至今這30年關於黑面琵鷺,有很多的故事,有學者持續不斷進行研究,有喜歡拍照的人花了大筆金錢,跨國全心投入拍攝牠們的動人姿態。我們沒有辦法在影片中,把所有跟黑面琵鷺相關的事全部納入,只能挑選這30年來持續關心黑面琵鷺的人來作紀錄。」《守護黑面琵鷺》將一窺黑面琵鷺繁殖地的神祕樣貌,更探討這群嬌客們面對棲地逐漸喪失的艱困處境。圖/采昌國際多媒體提供。 影片以人稱「黑琵先生」的攝影家王徵吉,探索黑面琵鷺生態的生涯歷程為核心,過去曾在報社擔任攝影記者的他,因1992年發生「台南七股黑面琵鷺遭不明人士惡意槍殺事件」,被分派前往當地拍攝,就此踏上守護黑面琵鷺的旅程,即使經歷喪妻、罹癌等生命逆境,也仍不改其志。尤其王徵吉隱瞞自己罹癌的事實,帶導演梁皆得前往日本捕捉黑面琵鷺雪景,卻把開刀與住院通通推遲,讓梁皆得印象非常深刻。王徵吉對黑面琵鷺的熱情,以及不愧對「黑琵(Happy)先生」的樂觀態度,就連主治醫生都直呼:「這是他抗癌成功的一個重要關鍵。」《守護黑面琵鷺》中紀錄了王徵吉即使罹癌也仍堅持不懈拍攝黑面琵鷺,讓主治醫生直呼他的樂觀是抗癌關鍵。圖/采昌國際多媒體提供。 這30年間,王徵吉前後造訪中國遼寧外海的無人島「形人坨」四十次,才終於捕捉到黑面琵鷺下蛋的珍貴瞬間,更練就一身可以預測黑面琵鷺行為的技能,是十足的PRO(專業)級人物!雖然如此,王徵吉表示自己的任務尚未完成:「我想把黑面琵鷺整個全紀錄,從所有繁殖區一直到所有度冬區,把牠整個紀錄下來,留給我們的下一代,當一個黑琵的生態史,所以我很努力地活著每一天!」而他的這段旅程,也將透過《守護黑面琵鷺》一覽無遺。《守護黑面琵鷺》是導演梁皆得耗時30年所推出的最新作品,紀錄黑面琵鷺的樣貌與環境。圖/采昌國際多媒體提供。 觀眾在片中將隨著梁皆得的鏡頭捕捉,足跡遍布日本、南韓、越南、香港、澳門、中國大陸等地,從人跡罕至的祕境,再到緊繃的南北韓交界停戰區,一窺黑面琵鷺繁殖地的神祕樣貌,更探討這群嬌客們面對棲地逐漸喪失的艱困處境。影片請來導演吳念真深情旁白詮釋,更由金馬獎最佳原創電影音樂獎得主林強打造配樂。梁皆得也對觀眾喊話:「經過30年,現在這部紀錄片終於完成了,也將在3月24日於戲院公開給全台民眾。請大家進戲院來看看黑面琵鷺在生存上面臨什麼樣的問題,我們可以怎樣幫助牠們,讓牠們不要在地球上消失。」《守護黑面琵鷺》捕捉人稱「黑琵先生」王徵吉,他追索黑面琵鷺數十年的生涯歷程。圖/采昌國際多媒體提供。 前一篇文章 7縣市房價全站千萬 竹縣晚4年買多400萬 下一篇文章 開徵塞車稅、禁私家車救內湖交通 北市府:不會這麼做 熱門新聞 01【詩】夏身2025.08.1502智利佛光山 祝福寶寶平安成長2025.08.1203【閃文集】黃金杯2025.08.1204佛光山佛館 台灣最強博物館2025.08.1305北區知賓培訓 以專業服務廣度有緣人2025.08.1406【論愛談情】把愛說出口2025.08.1207社論--許倬雲院士的悲願2025.08.1308泰華寺致力譯經 促南北傳佛教融和2025.08.1409挑戰你我認知 超級地球數量超預期2025.08.1710超新星爆炸 害地球物種大滅絕2025.08.1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核三重啟 238專家連署力挺823前黃金周末 藍綠大拚場日本投降80周年 總統未提抗戰惹議計畫型補助款刪減 卓盧交鋒核三公投 藍綠黨主席催票救災不力 卓揆鬆口內閣改組 作者其他文章從影68年 陳淑芳獲金馬終身成就獎禪草心韻音樂會 南管闡釋禪美學明華園《界牌關傳說》 32年後經典重現 豫劇遇上歌仔戲 3大劇團聯演白水史學泰斗許倬雲辭世 享耆壽95歲關西世博We TAIWAN 台灣繪本展開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