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善團新橋啟用 以老工程師為名

 |2023.03.06
529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南訊】台南後壁區竹新里一座逾五十四年無名橋,狹窄且鋼筋裸露,紫山德善團去年七月發動義工重建,昨天啟用,特別更名為薪壽橋,感念畢生投入公路建設的公路總局前工程師蘇鶴壽;紫山德善團讚賞,蘇鶴壽清廉正直,「他是許多公路人典範」,將橋取此名更具意義。

去年後壁區公所先簡易修建橋上護欄,並洽請紫山德善團協助,結合公部門及由八千多名會員們認捐,以總經費約二百七十萬元修建。新橋寬六公尺、寬二十公尺,原命名為薪勝橋,為紀念去年七月過世的九十一歲紫山德善團總工程師蘇鶴壽,特更名為薪壽橋,感念他四十六年來鋪橋造路善行。

蘇鶴壽的胞姐蘇銘秀,昨由旁人攙扶出席通橋典禮,對橋名以弟弟為名,她說,以蘇鶴壽一生風骨為榮。

據了解,蘇鶴壽退伍後適逢東西橫貫公路興築,考取公路總局,一九五五年參與第一測量隊,一九六○年中橫通車後,蘇鶴壽續留達見工務段,除建造光明橋,並修築東段五座鋼梁橋;一九七○年他轉調至國道高速公路局服務,直到一九九九年退休。

紫山德善團執行長李紀達說,蘇鶴壽跟許多公路人一樣默默扮演無名英雄,退休後加入行善團持續鋪橋造路。蘇鶴壽對公路工程有強烈使命感,行事謹慎,曾訓誡工人「橋梁道路一鉚一釘,關乎用路人安危」,曾有施工廠商送一籃水果,下方鋪滿鈔票,蘇怒斥責對方收回。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