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科學曾透過新式的生物科技和老式的雜交技術產生超級作物種子,幫世人填飽肚子。但如今種子愈來愈好,卻因全球1/5耕地的土壤正在惡化,導致愈來愈多人餓肚子。
根據華盛頓智庫「世界資源研究所」資料,土壤品質惡劣,造成全球糧食減產約1/6。
根據世界農業機構大會2008年3月的報告,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有將近259萬平方公里耕地「一貫大幅惡化」。
專家表示,當前全球糧食危機的肇因,一般人認為在市場力量、投機和囤積。其實除了這些經濟因素,還有乾旱與洪水、植物病害問題,更重要是土壤貧瘠。
聯合國和世銀資助的「國際農業知識、科學、技術發展評估組織」4月公布一份2500頁的報告,裡面就強調必須改善世界土壤。
基因改良的玉米在非洲每英畝照理可能有4100公斤產量,但實際只有227公斤,因為非洲耕地多年來地力消失殆盡,而人民貧窮買不起肥料。
科學家有能夠餵飽世界的知識,實際上卻沒做到,土壤問題就是農業科學失靈的首要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