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客大吠堂】極地長征 看見生命的艱韌

馬來魔 |2008.05.10
1629觀看次
字級

2006年美國電影《極地長征》最近以藍光DVD重新發行,加上電影頻道的高收視率再度引起討論(若是愛狗人士,再看幾遍都一樣感動)。此片翻拍改編自1983年的日本電影《南極物語》,由老牌男星高倉健主演。片中主角—哈士奇犬到底有何魅力,值得拍成電影,還拍兩部?

1958年,一群日本科學家帶著15隻拉雪橇的哈士奇犬,千里跋涉至南極昭和基地,執行科學觀測任務。但因氣候劇變,科學家在緊急撤離時,竟將這15隻狗留在原地,連綁在牠們身上的頸圈都沒有解開。在惡劣的氣候下,這些狗可說毫無生還機會,越冬觀測隊回日本後,不人道的行為飽受社會輿論強烈譴責!

隔年,觀測隊再度出發。意外的是,當眾人回到基地,竟看到2隻生還的哈士奇興奮地跑向久違的隊員。這件事振奮了當時的日本社會!同年9月,日本愛護動物協會在東京鐵塔之下,為這群勇敢的哈士奇豎立紀念銅像,以宣揚尊重萬物的理念。1983年,日本政府帶著反省的心情,與相關團體聯合出資,遠赴南極實地拍攝了《南極物語》,一上映就打破日本影史賣座紀錄。多年後,美國重新改編為《極地長征》。

在《極地長征》裡,當年高倉健的角色換成帥氣的保羅沃克。劇情融合緊張刺激與溫馨感人的元素,算計精準,整體的「火侯」恰到好處。

開場不久,科學家在雪地遇難受傷,保羅沃克與哈士奇們聯手深入雪地救援,此段安排,呈現狗兒「身經百戰」的經驗與技能,也為後來的求生旅程埋下伏筆。後來南極探險隊因暴風雪不得不緊急撤離時,男主角對狗兒承諾一定回來接牠們。劇情自此分雙線發展,一方面講述狗兒如何在極地求生,另一方面,男主角懷著牽掛與歉疚,想盡辦法要重返南極;哈士奇為了填飽肚子,團結一致、運用策略戰勝兇猛的海豹,營造了高度視覺奇觀,而遠在美國的男主角則要面對冷漠自私的人情冷暖,排除萬難只為實現承諾。在這歷時180天的過程中,觀眾要用擔心與憐憫的心情,和主角一同經歷這段環境與體力的雙重煎熬。

在男主角積極探尋回南極的過程裡,那位當時身受重傷,被哈士奇所拯救的科學家卻只顧著欣賞科學研究為他帶來的光環,漠對重返南極救援一事,直到看見兒子的圖畫上,一群哈士奇旁歪歪扭扭地寫著:「我的英雄是救我爸爸的狗狗」,科學家驚覺,這不是一件「可以成名的事」,卻是一件「正確的事」,立即加入救援。

以動作片《玩命關頭》走紅的保羅沃克,難得展現溫情,不過整部電影最搶鏡的還是哈士奇。原本的15隻狗,改寫成8隻,但賦予每隻狗獨特的個性,狗兒的「遇難記」更由此醞釀出觀眾得感同身受的氣氛,使得片尾的重逢,成為最感人的一刻。

以尊重生命為前提的《極地長征》,將只有兩隻狗存活的故事,改編為大部分的狗都活下來。求生過程當然難以忠於現實(因為沒「人」看到),但這群被項圈綁住的狗,在暴風雪來襲,又沒有人類可以依靠的時候,使盡力氣掙脫項圈綑綁,靠著團結、信任與毅力,戰勝大自然殘酷的生存法則。整部電影令人感動的不只是浩大的場面或者人狗的情感交流,我們更能從艱難的困境中,看見生命的堅韌。

光影隨想: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wyp2221/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