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做自己的敵人

鄭石岩 |2008.05.10
1813觀看次
字級

人的不幸福或不快樂,往往出於所想所為,而非環境的本身。個人的想法,正是他自己的宿命。想得對,做得好,能回應生活的現實,就是幸福;反之就是痛苦。因此,許多心理學家提出警語:你是自己最大的敵人。

心理學研究指出:快樂與健康是自己決定的,關鍵在於能否掌握真實,做正確的回應。如果對自己的現實,採取逃避或放棄,那麼厄運和痛苦,將隨之而來。如果你態度積極,正視自己的現實,做該做的努力和承擔,就能解決問題,改善生活,得到喜樂與自在。

佛陀在《百喻經》中說,從前有一個禿頭的人,路人看他光頭好玩,就拿起籃子裡的梨子,一個接一個往他頭上投擲。禿子被打得頭破血流,卻默默承受,沒有抵抗,也沒有避開。有人看了警告他說,「你為什麼只站著挨打呢?如果你不敢回手,也應該避開才對呀!」禿子卻說,「那個人愚痴不講理,把我的光頭誤認為是一塊石頭,可以隨便用梨子投擲,終於血流如注。這種愚痴的人,我對他實在沒可奈何。」那人氣憤地指責禿子說,「你真笨得可憐,難道別人打你,你只站著不動,等到自己頭破血流嗎?」佛陀用這個比喻,來說明用智慧和行動來回應現實的重要。

每個人的幸福,操在自己的手裡。當個體發展出消極的思想,就會不自主地認為「我永遠不會成功」,從而悲觀和沮喪,甚至放棄應有的努力。當一個人發展出敵意,就很容易產生憤怒和暴力,甚至造成嚴重衝突,而陷入困境或身繫囹圄。於是敵人不在外,而是在自己的心中;魔鬼也不在外,而在錯誤的心境裡。

一位妹妹陪著姊姊來晤談。妹妹是單親,靠著為人幫傭打零工,把兩個孩子帶大,面龐上浮現的是堅毅和愉悅。她所關心的姊姊,家境富裕,卻過著憂鬱煩惱的日子。姊姊每件事都擔憂,凡事從負面想法著眼,幾乎每天都在憂愁。顯然,負面的想法,就是她最大的敵人。

心理學家傑斐(Dennis T. Jaffe)認為扭轉這種自我毀傷的生活態度,要從自覺開始,看清楚眼前的現實,做自己能做的事,快樂就會延伸開來。他特別提出自我控制的技巧:要關心自己的身體,身體調適得好,心情也跟著好起來。他說,那些疲累不堪的幹部,或承受壓力的人,都要透過自覺,調整想法、作息和飲食,以確保快樂和健康:放棄這個自我保護行動,就是不自愛。

人要當自己最好的朋友,在心情低落時,要警覺到:乾煩惱有害無益,不如反省一下,做一些你能做,而有益於現實的事。並請常自我提醒:別做自己的敵人。

(心理諮商專家)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