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南州的高頻電波監測站,從空中俯瞰就像一個神祕麥田圈。圖/中央社
【本報屏東訊】地處偏遠、人煙稀少的空地,矗立著一座座天線,等距排列成圓形陣,從空中俯瞰宛如台版麥田圈,這是屏東南州「高頻電波監測站」首度被揭祕,專責揪出漁船通訊、廣播電台等訊號干擾源。
談起為何要設立監測站,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副主委暨發言人翁柏宗解釋,若發生頻率干擾時,有民眾申訴,可透過監測站找出可能的干擾來源;另也可針對特定頻率去做監測,在頻譜規畫時,會比較清楚特定頻譜實際使用狀況。
先前美國聯邦傳播委員會(FCC)、瑞典漁船都曾反映受到台灣電波干擾,後來清查發現是台灣的廣播電台釀禍。NCC南區監理處處長劉豐章說,早期可能是因為非法電台影響,隨著地下電台掃蕩後這類案件就少很多,但有的則是因廣播設備誤發訊號所致,通常查到源頭後,1~2天內就能改善。
劉豐章表示,目前有2名南區人員駐守,不過他們各自還要負責屏東、台東等地漁船電台無線電審驗與發照業務,過去查緝非法電台時,也需要開車奔走,工作並不輕鬆。
屏東南州高頻電波監測站於2003年啟用,歷經10多年運作,NCC斥資近新台幣9000萬元更新監測站設備,並於2021年完工,大大提升揪出干擾源能力。
翁柏宗表示,這類高頻電波監測站可以有效維護台灣電波秩序,也有利於國際性電波干擾處理、通訊頻率協調工作,可提升台灣國際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