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輻中心救蜜蜂 成功破解病毒結構盼開發藥物 |2023.02.16 語音朗讀 165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國輻中心指出,這一項研究對於開發蜜蜂抗病毒天然藥物意義重大。圖/Unsplash 【本報台北訊】近年蜜蜂數量驟減,進而衝擊人類糧食供應,台灣國輻中心團隊耗時5年,成功破解全球首個「西奈湖蜜蜂病毒」的殼體蛋白質結構,對開發蜜蜂抗病毒天然藥物具有重大意義,研究成果日前更登上頂尖期刊「自然通訊」。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資料顯示,全球有近1/3農作物種植仰賴蜜蜂授粉,但過去數十年來,世界各地蜜蜂因棲地大量消失而數量驟減,影響農作物授粉,衝擊人類糧食供應。此外,過去研究發現,蜜蜂遭受病毒感染,也是「蜂群崩壞症候群」的重要原因之一,染病蜜蜂的腦部、中樞神經與翅膀,會發生嚴重損害,影響採食或歸巢能力,甚至導致死亡。研究成果於2月1日登上頂尖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圖/Unsplash國家同步輻射研究中心今天(16日)發布新聞稿表示,在國科會長期支持下,國輻中心研究員陳俊榮與博士陳乃齊的研究團隊,攜手中研院博士何孟樵、王俊雄,耗時近5年,成功解析出全球第一個「西奈湖蜜蜂病毒」(Lake Sinai virus)的殼體蛋白質結構與功能,以及病毒顆粒形成的動態組裝過程。國輻中心表示,西奈湖蜜蜂病毒是近期新發現的蜜蜂病毒,極具傳染力,短時間會造成大量蜜蜂死亡,目前尚無治療藥物,現行控制疫情擴散的方式,除大規模燒毀染疫蜂巢,造成養蜂業巨大損失;另一種方法是用殺蟲劑撲殺染疫蜂群,但卻破壞環境,也讓食用蜂蜜受化學藥劑汙染,延伸食安問題。國輻中心耗時5年,破解全球首個「西奈湖蜜蜂病毒」結構,有助開發蜜蜂抗病毒天然藥物。 圖/資料照片國輻中心指出,陳俊榮及其團隊的研究結果,讓科學家更深入了解西奈湖蜜蜂病毒的感染途徑與致病機制,有助於發展新型抗病毒藥物;陳俊榮接受電訪時表示,除了國內,也希望與美國、日本、紐澳、歐洲等有養蜂問題、困擾的地區聯繫,結合雙方專長,洽談開發藥物的機會。國輻中心舉例,比如以病毒結構為基礎來尋找適當的天然萃取物為抗病毒藥物,混於食物中餵食,提高蜜蜂群體的抗病毒能力,有效防止病蟲害的發生,同時也能減少使用殺蟲劑,以維護大自然生態平衡,除有助解決養蜂業的困境,也為農業帶來新契機。 前一篇文章 新北流浪寵物搬新家 成生命教育題材 下一篇文章 巧遇野生穿山甲守三不原則 盜獵最重罰百萬 熱門新聞 01【詩】夏身2025.08.1502佛光山佛館 台灣最強博物館2025.08.1303北區知賓培訓 以專業服務廣度有緣人2025.08.1404社論--許倬雲院士的悲願2025.08.1305泰華寺致力譯經 促南北傳佛教融和2025.08.1406IABS大會 佛光山AI佛典翻譯受矚2025.08.1507挑戰你我認知 超級地球數量超預期2025.08.1708陳英俊 春風化雨途中法律助人2025.08.1609超新星爆炸 害地球物種大滅絕2025.08.1710屏東講堂 佛光兒童發願奉行三好2025.08.1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台灣是蛾類王國飛天小龍蝦 不是蜂鳥 是天蛾奇特而神祕的白化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