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許雅棉
那天回家時,小一的大兒子畏畏縮縮地拿出聯絡簿,怯生生地對我說:「媽媽不要生氣。」我打開一看,老師用紅筆寫「第三課生字聽寫考不理想,八十分,要加油!」我問了緣由,跟他約定晚一點再複習一次聽寫,便讓他去休息了。
一會兒後考聽寫時,他睜大眼睛對我說:「媽媽,妳放心,我第四課一定會考得很好的,因為我都有自己複習。」我笑了笑,也不以為意。
身為國小老師的我,說對孩子課業沒有要求是騙人的,但是想到大兒子在學前階段學習時,因為發展比同齡孩子遲緩的緣故,我帶著他努力地上早療課程,東奔西跑的求診,不惜重金投注資源,而他只能緩緩地進步一點點再一點點。我知道他的學習之路勢必比別人坎坷些,而我能做的,是放下自己的期待,耐心地陪他一起走過。我該面對的,不是他的不同,而是自己的不甘心;我該處理的,不是他的緩慢,而是自己的急切。
隔天回到家,我發現書包夾層裡有張白紙,上面寫滿第四課的生字,老大走過來跟我說:「媽媽,我是真的有說到做到,自己複習唷!」看著紙上寫得滿滿的生字,我知道他是真的很努力,我抱了抱他,稱讚他的認真及付出。在我心中,這樣不懈的精神,已經是一百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