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歷經兩年針對鳥類「籠拍」、「巢拍」、「誘拍」三大不當拍鳥行為。圖/動物社會研究會提供
【本報台北訊】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歷經兩年針對鳥類「籠拍」、「巢拍」、「誘拍」三大不當拍鳥行為,及全台六處位於桃園、新竹、台中及南投等非法拍攝場所臥底調查證據;揭發不肖人士假生態保育之名,卻對鳥類生態造成嚴重傷害,今(8日)正式檢舉,同時希望農委會結合防檢局、林務局、動保科組成專案小組,落實執法。
全台六大不當拍鳥地點包括桃園龍潭的「桃園雞場」、新竹北埔的「新竹墨瑞鱈翠鳥學苑」、新竹北埔「翠鳥園藝」、台中外埔的「台中大甲飛羽」、南投魚池的「南投福田生態園區」,以及常常改變拍攝地點的「南投阿銘」。
動物社會研究會副執行長陳玉敏表示,這六大場域,依照其公布的收費標準,初步估計一年可獲利百萬;她說,在業者私營的各種鳥類籠拍、誘拍、巢拍的群組,不定期公布各種可能違法的鳥種,招攬顧客來拍攝。
她舉例舉例不當擺拍行為,在其中一個場域看到有短耳鴞明明翅膀受傷了,但仍被用擺拍的方式,讓攝影愛好者拍攝展翅;有業者甚至飼養老鼠,將老鼠固定在地上,讓攝影者拍攝鳥類攝食。
林務局表示,查緝過程中若不是野生動物或保育類,或難取得查緝證據,要成案很難,但仍會加強查緝;防檢局表示,依據動物傳染病防治條例,可以處七年以下徒刑併科罰金300萬元,也會與查緝機關合作,查緝不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