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新藝術獎入圍展 探視當代藝術

記者郭士榛台北報導 |2008.05.07
443觀看次
字級

【記者郭士榛台北報導】第六屆「台新藝術獎」,入圍決審的十五件視覺與表演藝術傑作特展,即日起至六月十五日,在台北當代藝術館展出。台新藝術獎入圍特展的特色,是新生代的年輕創作者,以自己的獨特表達方式,預示未來台灣當代藝術的新面貌,十五件佳作呈現出藝術薪傳的豐沛生命力。

此屆台新藝術獎入圍的視覺藝術作品,不約而同地將多媒體運用在作品中,巧妙各有不同。今年公共電視台以系列紀錄片「以藝術之名」入圍,而藝術家崔廣宇以「系統生活捷徑:城市瞎摸」記錄自己在社會環境中的荒謬搞笑演出,郭奕臣展現多種媒材和空間形式的混合,在「突變」中,提出他對人類因戰爭、開發等大肆破壞地球自然環境的控訴。而蘇匯宇「槍下非亡魂」探討人們如何看待暴力,及回應在媒體中見到的血腥場景。

表演藝術方面,今年入圍的十項作品中,幾乎都強調跨界與創新。例如有「東方帕格尼尼」之稱的小提琴家呂思清,與國家國樂團共同詮釋「梁祝」。台北市立國樂團的「破曉」,邀請優人神鼓一同合奏,展現相生相成的台灣新國樂創作風情。此外,台南人劇團改編莎翁名著「馬克白」,將英文詩變成台語對白。春風歌劇團將義大利即興喜劇「威尼斯雙胞案」完全「胡撇仔化」。當代傳奇劇場的「夢蝶」,結合崑腔與現代音樂。還有崎動力舞蹈劇場的跨界作品「走快一點,型男」,將舞台打造成伸展台,巧妙帶領觀眾以不同的角度,觀察時尚的流行與退燒。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