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Lingo
出社會工作多年,難免會認識到形形色色的人。因為離職,有些人之後不相往來,有些人則從同事或廠商變成朋友。
當好久沒聯絡的朋友藉由臉書或line牽「線」,突然很熱絡地跟我敘舊,多半是另有目的。說實話,當我怎麼回想也絲毫記不得他是誰時,我會一路裝傻,或是告知對方剛好我們是同行,要不要互相「捧場」作業績,讓對方知難而退。若是有些微交情,我會婉轉告知該買的保險都買齊了,或直說我的個性不適合做直銷,發揮我對錢的錙銖必較精神「盧」下去,通常最後都是不了了之,對方也不會再跟我聯絡。最怕的就是久沒聯絡卻有些交情的朋友。
我認識一位從美國學成歸國的同事,我們共事一年多,交情還不錯,後來她離職去美國,我們就斷了音訊。多年後她回國,藉由手機號碼聯絡上我,雖然已有多年未見,但憑藉以往交情,我們仍頻繁聯繫。她坦白跟我說決定在美國定居,想做直銷和室內設計維持美國的生活開銷,所以這次短暫回來,想把之前做的直銷做到一個等級(那時還沒有電商)就可以高枕無憂回美國。
她的坦白倒讓我尷尬得難以拒絕,但也因為她的個性,讓我決定老實回應。買賣不成,情義仍在,在她準備回美國前,我盡地主之誼作東,她欣然接受,讓這段好久不見,以後應該也不會再見的情誼畫下平和句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