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印象】 蔣渭水紀念公園

文/王岫 |2023.01.02
2458觀看次
字級
蔣渭水紀念碑實乃一巴洛克磚造建築。圖/王岫

文/王岫

蔣渭水籍貫宜蘭,生於一八九一年(亦有其他說法),卒於一九三一年,是日治時期台灣文化啟蒙運動的重要推手,一九二六和林獻堂等人成立台灣民眾黨。國道五號又稱「蔣渭水高速公路」,宜蘭市的「宜蘭人故事館」常設展,也是以他為主題。

一九一○年,蔣渭水到台北總督府醫學校讀書,畢業後在大稻埕創設大安醫院,但他覺得台灣人在日本統治之下,民智未啟,故在醫院旁另成立文化書局及《台灣民報》批發處。除行醫救人外,他還致力於民眾教育、藝術、體能之提升,並以政治、社會運動之抗爭,爭取台灣民眾之權利。

其短短一生,不但創立了第一個全台性的文化組織「台灣文化協會 」、第一份台灣人的報紙《台灣民報》,並成立了台灣第一個現代意義的政黨「台灣民眾黨」,以及第一個全台性的工會組織「台灣工友總聯盟」,影響深遠。

要了解蔣渭水一生的事蹟,除了宜蘭人故事館,在蔣渭水最活躍的大稻埕附近,亦有一座「蔣渭水紀念公園」可供參觀。此公園面積達五千平方公尺,位於錦西街雙蓮國小對面,乃為紀念蔣渭水並彰顯其抗日精神,將原來的錦西公園經過一番整修、建設,於二○○六年正式更名為「蔣渭水紀念公園」。

園內重要設施,包括一座由蒲浩明所雕塑,穿大衣、拿著醫事包的蔣渭水銅像,顯示其新文化風貌;公園入口處則有出身大稻埕、著名的文史專家莊永明題字的石碑,大致介紹蔣渭水的一生。

而公園主體──「蔣渭水紀念碑」,並非一般碑石狀,而是巴洛克風格的磚造加強建築,乃為呈現蔣渭水生活過的大稻埕而做此規畫,以突顯當時流行的歐式建築及騎樓。公園廣場除大榕樹外,亦有石刻之「台灣民眾黨黨員紀念碑」、「台灣文化協會會員紀念碑」等。

須注意的是,此紀念公園並非二○一八年新落成的「蔣渭水先生紀念廣場」。位於崇德街大安第六公墓原蔣渭水墓址的紀念廣場,乃是因二○一五年蔣渭水靈骨遷葬回故鄉宜蘭「渭水之丘」後,台北墓址只留下衣冠塚,為傳承其精神,台北市文化局將墓址列為歷史建物,並遷葬部分墳塚所開設的。

民眾若想前往參觀,可不要將「公園」 與「廣場」弄錯囉!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