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沛蓁
胡靖唯/桃園市同德國中七年一班
大概在我三、四歲時,很喜歡假裝自己是大人, 模仿大人的一舉一動,希望趕快長大。
那時,看媽媽從錢包拿出一張「紙」交給店家,就能換到任何吃的、用的東西,就覺得很羨慕。每次看媽媽輕輕鬆鬆按下洗衣機的按鍵,洗衣機裡的衣服開始轉圈圈,便覺得好新奇;衣服洗好,媽媽用力甩兩下,再把衣服穿進衣架晾起來,覺得媽媽真的好高。
年幼的我,想和媽媽一樣厲害。我最喜歡模仿她打掃的樣子,喜歡拿著除塵紙拖把,依樣畫葫蘆在房間拖來拖去,媽媽見狀,拿手機拍下來,笑對著我說:「這張照片就是證據,以後長大要繼續幫媽媽拖地、洗衣服。」
被媽媽鼓勵的我,對自己愈來愈有自信,「我自己可以!我自己可以!」變成當時的口頭禪。看著媽媽一邊切水果、一邊遞給我吃,便搶著說:「我自己可以!我自己可以!」天氣好出大太陽時,媽媽就會蹲在院子幫我洗刷鞋子。我看著鞋子泡在一大盆泡泡水裡,覺得很有趣,便上演一樣的戲碼,喊著:「我自己可以!我自己可以!」然後搶下刷子,蹲下來洗刷。
盆子裡的泡泡愈多,我愈是興奮,刷得更加起勁。其實,我自己也搞不清楚到底是在玩泡泡水,還是在刷洗鞋子。不過,有一件事情可以確定,最後一定弄得到處都是水,鞋子肯定也沒洗乾淨,只能靠媽媽出面收拾殘局。
那時,聽到洗衣機發出「滴!滴!滴」的按鍵聲,就知道媽媽要開始洗衣服了,然後我又忍不住說:「我自己可以!我自己可以!」無奈的媽媽只好抱起我,讓我壓按鍵。
回想當時的舉動,連自己都會偷笑。那句「我自己可以!我自己可以!」那種莫名的成就感,到現在想起來還是記憶猶新,忍不住揚起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