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雲蘇
柳宗元曾經因參與「永貞革新」而被貶為永州司馬(期間完成膾炙人口的「永州八記」),此時被貶的還有劉禹錫等七人,史稱「八司馬事件」。由此可知,柳宗元與劉禹錫是難兄難弟。
後來他們奉詔回長安,但就在二人興高采烈回到京城時,劉禹錫作了首〈玄都觀桃花〉:「紫陌紅塵服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觀裡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後栽。」詩中以桃樹譏諷當年陷害他們的奸小,如今卻在朝廷當道。
這讓一向與他們不合的宰相武元衡抓到了把柄,認為二人無心悔過,反對重新重用他們,也再次在朝中掀起永貞革新的痛苦回憶。最後憲宗下詔,不僅劉禹錫要被貶到播州,柳宗元也被貶到了柳州。
柳州在今天的廣西省,播州在今天的貴州省,在當時都是偏僻荒涼之地,播州更是人跡罕至,終年有瘴癘之氣,且與京城相距千里之遠。柳宗元念及劉禹錫上有高堂,若要跟著遷徙,老人家如何受得了這舟車勞頓;如若劉禹錫把母親留在京城,此去一別,可能今生都不會再見了。思及此,他沒有多作考慮便上書給皇帝,希望可以跟劉禹錫交換,自己到更僻遠的播州去。
然而憲宗非但沒有成人之美,反而還狠狠發了頓脾氣,痛罵他們一頓,只因皇帝尚未忘懷永貞革新的舊怨。幸好,當時的御史中丞裴度以「人子事親乃天下至情」上疏陳情,憲宗才將劉禹錫改貶到連州(今廣東省)。而從「以柳易播」這件事,也可知柳宗元對朋友的情義是多麼深厚,即便犧牲自己的權益也在所不惜。
當然,面對這位摯友,劉禹錫也是銘感五內。柳宗元死後,劉禹錫痛哭失聲,不但為他料理後事,更將其子女撫養成人,善盡了朋友的責任與道義,並且將柳宗元的遺稿編為《柳河東集》。朋友相交至此,此生可以無憾了。
如此的朋友之義,在今日社會可否能再尋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