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中訊】「使用記憶功能枕就是要睡好眠,怎會越睡頸越痛?」梧棲童綜合醫院骨科醫師王叔昂發現,最近有三成是使用強調人體工學的記憶枕,他建議改用布質透氣、寬大鬆軟、高度適合的枕頭即可改善。
一位林老先生,兩年多前孫女孝順他,買了宣稱有記憶功能的枕頭,結果使用沒多久,就出現頸部酸痛,原以為是身體退化,找國術師「喬」也沒用,就醫才知道是枕頭惹的禍。
王叔昂表示,睡覺時不可能整晚正躺,因為皮膚需要呼吸,一定會翻身,但翻身後肩膀與脖子的寬度不同,功能枕無法即時順著頭形改變,常導致肌肉扭傷,造成頸部疼痛。
醫師解釋,人體工學記憶枕原理,本來是配合脊柱弧形狀,增加頸部與枕頭接觸面積,減少頸部肌肉承受壓力,來減緩頸部肌肉痙攣。不過在翻身後,原本記憶住頭型的枕頭,可能反而阻礙脖子一起翻動,造成脖子與身體的弧度不同,增加頸部肌肉痙攣的可能。
王叔昂表示,只要選擇布質透氣、寬大鬆軟、高度適合的枕頭,通常就可解決困擾,因為鬆軟高度適合的枕頭,可以隨頭形及頸部弧度來改變,並加以支撐。不過,若非枕頭造成的頸部疼痛,仍應找醫師做詳細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