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楊病逝 骨灰撒綠島海面

 |2008.04.30
647觀看次
字級

遠流成立治喪委員會 先火化再辦追思會 張香華:他沒痛苦、遺言 謝謝大家關心

【本報台北訊】知名作家柏楊,昨天凌晨因呼吸衰竭病逝於台北縣新店市耕莘醫院,享壽八十九歲。家屬決定先火化遺體,再舉辦基督教安息禮拜追思會,供外界弔唁。遠流出版社也成立治喪委員會,將遵照柏楊生前的遺願,將骨灰撒在綠島附近海面。

柏楊多次進出醫院,二月二十四日因肺炎併呼吸衰竭住進加護病房,後脫離險境轉入普通病房;三月二十七日又因吞嚥困難造成胃部問題,進行「胃造廔」手術,以氧氣及呼吸輔助器治療;上周六病情開始惡化,院方立即與柏楊妻子張香華連絡,張香華表示已簽自願書,如果病況危急,將拒絕插管或是作CPR心肺復甦術急救。

柏楊在昨天清晨呼吸愈來愈弱,於一時十二分宣告不治。他的妻子與大兒子郭本城夫婦、二兒子郭本垣夫婦、女兒崔渝生、孫子曹晉陽隨侍在旁。

經歷過政治牢獄的柏楊,相當關注人權議題,曾創立國際特赦組織台灣分會並擔任會長。總統當選人馬英九,本月十六日曾到病院探視柏楊,承諾落實人權,請柏楊放心。將卸任的總統陳水扁,上周六也悄悄以私人行程造訪。

聽到柏楊病逝的消息,準教育部長鄭瑞城表情凝重地表示,柏楊見證了台灣歷史縮影與心酸,不只受人尊重,更是人道主義的典型。鄭瑞城說,曾經到過柏楊家中一、兩次,有一回看到柏楊拿著一個板子,蹲在地上寫字。後來才知道,因為他在獄中就是這樣,以致出獄後仍有這個反射動作。

「他是個一以貫之的勇者。」與柏楊相知將近三十年的遠流出版社發行人王榮文說,柏楊不管下筆寫什麼,永遠都是替人打抱不平,縱使戴著呼吸器說不出話,仍睜大雙眼,用堅毅的眼神跟來者示意溝通,是生命的勇者。他說,柏楊並非學院派史學家,而是一名野史學家。

台灣藝術大學趙慶河認為,柏楊最大貢獻就是把史學經典通俗化;《柏楊版資治通鑑》將嚴肅文學,引渡為現代易讀的白話文,也讓許多讀者親近經典,加上他的社會正義感以及勇於批判,是學術界上不可抹滅的貢獻。

張香華表示,接獲二十多通朋友的關心電話,柏楊沒有痛苦、也沒有遺言的走了,謝謝大家的關心。


柏楊小檔案

柏楊,一九二○年生於河南,戒嚴時寫專欄批評時政。一九六一年以「鄧克保」為名發表《異域》一書,不但銷售達百萬冊,還改拍成電影。

而後坐牢九年,卻仍創作不輟,《柏楊版資治通鑑》共出版七十二冊。《醜陋的中國人》批判華人之「醬缸文化」,引起討論。柏楊還積極推動人權,一九九四年創立國際特赦組織台灣分會,並任會長。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