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振宇:讓台灣力量 照亮敘土邊境

陳玲芳 |2022.12.11
1290觀看次
字級
記者會與會貴賓,包括雕塑家康木祥(右三)、建築師黃聲遠(右二)、導演林正盛(左二)等人合影。圖/台灣中心提供

【記者陳玲芳專題報導】在疫情、區域衝突與全球通膨的時局下,敘利亞內戰迄今已超過11年,造成超過百萬家庭流離失所、淪為難民。有鑑於此,包含聯合國在內的各大國際組織,無不投入資源,希望能夠幫助難民度過難關。

「台灣雷伊漢勒世界公民中心」(簡稱台灣中心)位於土耳其、敘利亞邊境,是第一個同時服務敘利亞難民與當地土耳其居民的非營利機構。由台灣政府與土耳其政府合作興建,並委由當時(2016年)在畢爾肯大學(Bilkent University)建築系任教的裘振宇教授規畫建築設計。

這座建立於雷伊漢勒市中心六千平方公尺的基地上,包含52間擁有鍍鋅鋁合金拱型屋頂的單元空間,以及3座有大跨度屋頂的公共空間建築,從建造過程到完工後功能的注入,不乏民眾參與,顯現出這裡並非僅是一座避難所,更是一個社區中心。

維運集資 希望種子

台灣中心執行長裘振宇表示,他為集結各界力量,2021年與群眾集資顧問公司「貝殼放大」合作,發起《敘土衝突下的希望之地》土耳其台灣中心維運集資計畫,首次集資便成功募集超過1600萬元,用於建置「台灣-雷伊漢勒世界公民中心」第二期工程。

台灣中心執行長裘振宇表示,在無國界的地村,每個人都可以發揮影響力,無論捐錢還是出力,都能透過台灣中心建立的平台,讓一點一滴的善意,澆灌戰火之下希望的種子。圖/台灣中心提供

截至2022年已完成52個單元,除用於難民的緊急安置,更是提供婦女就業,兒童教育,也持續規畫更多永續發展的影響力專案,「期能讓來自台灣的援助,照亮敘土邊境的不毛之地。」

隨著主體工程完備,台灣中心更重要使命,是要肩負傳承兩國文化,並透過社會與科技創新,促進交流與共榮的目標。「在這無國界的地村,每個人都可以發揮影響力,無論捐錢還是出力,都能透過台灣中心建立的平台,讓一點一滴的善意,澆灌戰火之下希望的種子。」裘振宇如是說。

敘土邊境 人道建築


日前記者會上,由中東鼓演奏家馬儁人帶領的中東鼓團隊表演揭開序幕,展現出神聖而平靜的樂曲,不僅呈現土耳其大迎賓的活力與熱情,也象徵帶來和平的渴望。與會貴賓包括文化部政務次長李靜慧、雕塑家康木祥、建築師黃聲遠、導演林正盛等人。

原定出席的土耳其雷伊漢勒市(Reyhanli)市長哈吉歐魯(Mehmet Hacıoğlu),因當地戰火延綿不斷,為了市民安全,以預錄影片,與台灣致上攜手為土耳其雷伊漢勒市創建的一個屬於世界公民的公共空間發聲,以促進土耳其與敘利亞之間的族群共榮。

記者會上播放由導演林正盛導演掌鏡的《衝突下的希望之地—土耳其台灣中心集資計畫》短片,吳念真導演在影片中說:「有人在土耳其、敘利亞邊界建造一個人道建築,讓這些難民在裡面安居,這群人是台灣過去的天使」;記者會現場,也展出土耳其婦女手工製作的圍巾和工藝品,讓大家看見台灣中心的成果。

記者會現場也展出土耳其婦女手工製作的圍巾和工藝品,讓大家看見台灣中心的成果。圖/台灣中心提供

為穩定支持與援助婦女、孩童,台灣中心建成後每月課程、師資等計畫營運經費需每個月125萬,因此預計將在2023年2月發起第二階段集資。在集資啟動前,需要大眾聲音:台灣雷伊漢勒世界公民中心營運計畫前測問卷連結:https://backme.tw/ref/fKm3c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