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真福山到佛光山 走出慈悲與愛

 |2022.12.11
4216觀看次
字級
「2022活出愛—祈福之路」12月10日早上於真福山起走,起走祈福禮於真福山真福堂舉行。圖╱人間社記者莊佳穎

【人間社記者李生鳳高雄報導】第二屆「2022活出愛—祈福之路」12月10日舉行,由天主教單國璽基金會、佛光山與天主教高雄教區再度攜手舉辦,為疫情、戰亂和所有受苦的弱勢族群祈福。此次起點為真福山,終點佛光山,共動員1113人,接力走完42公里的路程,以行動彰顯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與單國璽樞機主教的慈悲與愛。

10日早上於真福山起走,當天適逢佛教的彌陀聖誕,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也送了280顆熱騰騰的素包子和祈福者結緣。起走祈福禮於真福山真福堂舉行,天主教高雄教區總主教劉振忠叮嚀在行走的過程要「停、聽、看」,當停則停,不要走到偏頗的道路上;聽到疫情、戰火中人民的心聲,用心聽到那前所未聽的;看,將一切的美盡收眼底,讚歎造物主的奧妙。

與會大眾用燈排出「和」字。圖╱人間社記者莊佳穎

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表示,愛與慈悲可以消弭世間的對立與隔閡,希望大家走出內心的歡喜、家庭的和樂、人我間的和敬、社會和諧,直至世界的和平。劉總主教、心保和尚帶領誦念〈聖方濟和平禱詞〉,詠唱〈天主經〉,引領大家起走,在相約「佛光山見」中,開始了祈福之路。

為彰顯今年主題「愛與和平」的意象,設置四大和好樹:「與自己和好、與別人和好、與環境和好、與世界和好」,讓大家可以愈走心愈靜,還可在祈福絲帶寫上心願,掛在樹上祈福。

在祈福絲帶寫上心願,掛在祈福樹上祈福。圖╱人間社記者陳殷傑

沿途在中繼站佛光山旗山禪淨中心、旗山聖若瑟天主堂舉行交接儀式,並有祈福祝禱,讓大家感受不同的宗教體驗。旗山禪淨中心於午餐提供美味蔬食,迎接逾千人的到來。佛光山普門中學也在健走隊伍行經的接力地點設置餐車,提供餐旅群科學生製作的養生麵包。

佛光山普門中學設置餐車,提供餐旅群科學生製作的養生麵包。圖╱人間社記者陳弼群

終點佛光山由心保和尚、劉總主教帶領大家走進佛陀紀念館,至佛館大佛平台舉行祈福典禮。「今天是有意義的一天。」心保和尚說,星雲大師提倡宗教融和,人與人之間也要融和,提倡「五和」理念,從個人到人我,以及家庭、社會到世界都要和樂和諧與和平。「天主教與佛教的門是彼此敞開的」,劉總主教表示,不同宗教的融和就是愛,「上主要我們相親相愛,因為祂先愛了我們,這趟信仰之旅,讓我們看到愛在人間。」

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右)、天主教高雄教區總主教劉振忠(左),帶領大家走向終點佛光山。圖╱人間社記者陳弼群

典禮安排台南佛光合唱團、榮主合唱團獻唱;祈願祝禱由心保和尚、劉總主教帶領恭讀星雲大師〈為世界和平祈願文〉,大家將手上的燈排出「和」字,最後大合唱〈活出愛〉。已故單國璽樞機主教與星雲大師有著深刻的跨越宗教的情誼,「活出愛」即單樞機生前所倡導的精神;單樞機說過,生命的意義就是發揮愛,只要有愛,就能克服困難。

榮主合唱團獻唱。圖╱人間社記者莊佳穎

祈福者黃雅玲雖然眼睛看不到,但今年已是第二次參加,在友人蔡佩芬陪同下,沿途為他說明一路的景色。黃雅玲說,活動氛圍很溫馨,不同宗教的融和,但出發點是一致的,所以只要有舉辦祈福健走,「一定會列入必走行程!」

台南佛光合唱團獻唱。圖╱人間社記者莊佳穎

此次祈福健走活動並促成3383人次響應簽署「蔬食A計畫」,總里程1萬1954公里,由財團法人綠色公益基金會頒發證明。佛光山常務副住持慧傳法師、副住持慧倫法師、都監院頭單文書慧屏法師、佛陀紀念館館長如常法師、普賢殿殿主慧菩法師、旗山禪淨中心監寺慧專法師、岡山講堂監寺慧炬法師、潮州講堂監寺妙辰法師,以及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副祕書長有容法師、中華總會南區協會長林文輝、佛光山普門中學校長蔡國權等參與。

另外,還有天主教高雄教區教友傳教協進會指導神師施炯堃神父、高雄教區主教代表杜勇雄神父、高雄教區救世主堂主任司鐸林奕臻神父、台北總教區三重聖母聖心堂主任司鐸羅沛士神父、旗山聖若瑟天主堂及旗山大修院院長龔寒山神父和副院長杜沛良神父、聖言會劉政彥神父、高雄教區教友傳教協進會主席杜國珠,以及天主教單國璽基金會董事江綺雯和董事曾婉玲、執行長鄧世雄等。

大眾在真福山合影。圖╱人間社記者莊佳穎

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天主教高雄教區總主教劉振忠帶領大家走向終點佛光山。圖╱人間社記者莊佳穎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