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主計總處昨公布11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為2.35%,國內物價持續回落,為近九個月最小漲幅,但仍連16個月超過2%通膨警戒線,其中,核心CPI漲2.86%,17項重要民生物資漲幅6.53%,漲幅也雙雙呈現趨緩,今年1月至11月CPI年增率平均漲幅為2.97%。
主計總處綜合統計處專門委員曹志弘表示,國內物價壓力慢慢舒緩,但以長期趨勢來看還是比較高,且國際原油價格仍在高檔,又加上去年12月起調降汽柴油貨物稅,在貨物稅降稅效應淡化下,因此預估12月CPI年增率會較11月略高一些,大約落在2.6%左右,但漲幅不可能到3%,全年CPI年增率超過3%的機會也相當小。
不過,曹志弘表示,輸入性通膨壓力亦尚未舒緩,以新台幣計價的進口物價指數,漲幅還是二位數達12.62%。
11月CPI漲2.35%,主因外食費、肉類、蛋類、水產品、家庭用品及娛樂服務費用上漲所致,由於國境開放,國外旅遊團費漲23.5%,政府防疫措施放寬,休閒娛樂服務費年增率達5.12%。曹志弘指出,蔬菜、水果漲幅縮小,另油料費也下跌,且外食費的這波漲勢也有接近尾聲的跡象,11月外食費漲幅5.81%,為近半年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