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馬蘭部落複音歌謠 杵音文化藝術團登文總《匠人魂》

曹麗蕙 |2022.12.05
1284觀看次
字級
杵音文化藝術團推動的馬蘭複音歌謠。圖/文總提供

影片提供/中華文化總會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中華文化總會今(5)日推出最新一集《匠人魂》,介紹位於台東阿美族馬蘭部落的獨特歌謠文化—「馬蘭Macacadaay複音」,並跟杵音文化藝術團團長,共同見證複音吟唱的文化及傳承。

文總指出,位於台灣台東市區的阿美族馬蘭部落,擁有特殊的複音吟唱文化,複音吟唱由領唱者起頭,答唱者之一以高音對應,並加入其他歌者一同歌唱,不同於一般合唱模式,複音歌謠裡的「自由對位」吟唱形式,歌唱者可以不同版本的旋律各自即興、彼此應和,形成既自由又和諧的演唱樣貌,最終一同抵達歌謠的尾聲。

馬蘭複音歌謠在不同生活場域裡,有不同對應的曲目,像是祭典歌、勞作歌、咒詛歌、相思之歌及飲酒歌等,部落生活中的大小事務,皆透過歌謠皆作為傳遞下去,今年榮獲葛萊美獎的專輯《八歌浪 Pakelang》,名稱也以馬蘭部落在婚喪喜慶後為活動畫下句點的Pakelang為靈感命名。

複音歌謠不僅成為了傳統歌唱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展演形式,也兼具部落凝聚及傳達部落文化的意涵,並於2021年被文化部登入為重要傳統表演藝術。

致力於複音傳習的杵音文化藝術團,2021年登錄為重要傳統表演藝術。圖/文總提供

為傳承部落文化,杵音文化藝術團團長高淑娟振興歌謠文化,生長於台東宜灣部落的她,家族中有致力於典章制度及歌謠傳承的公公郭英男。深受歌謠文化影響的高淑娟提到,「我在馬蘭部落生兒育女,部落也滋養了我們,部落的文化也充實我的生命。」仰望前人耕耘文化的身影,她1997年起在丈夫郭子雄的支持下,正式成立杵音文化藝術團,該團也在2021年被列入文化部的「人間國寶」。

文總表示,匠人魂「馬蘭Macacadaay複音」影片即日起可於文化總會的facebook專頁等社群平台、YouTube頻道觀賞。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