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首座「鋼化聯產」先導工場昨日揭牌,透過碳捕捉再利用技術,捕捉中鋼製程中的二氧化碳氣體,再分離、純化,製成甲醇等化學品,讓化工廠減少進口碳原料,預估年減碳量達四千九百噸。圖/中央社
【本報高雄訊】中鋼在工研院技術挹注下投資二億建置全台首座「鋼化聯產」先導工場昨天揭牌啟用,可捕捉鋼廠排出的一氧化碳及二氧化碳,分離純化後製成甲醇、甲烷,供應石化廠做為基礎原料。
經濟部長王美花、中鋼董事長翁朝棟、工研院長劉文雄及中油、長春、大連等化工廠高層昨都出席見證。王美花說,高雄鋼鐵廠與石化業緊鄰,具強強聯手的客觀優勢。
中鋼董事長翁朝棟說,「鋼化聯產」之後,初階的先導工場,預估一年可減碳四千九百噸;第二階段攜手化工業建立的示範工場可減二十四萬公噸;第三階段進駐「新材料循環產業園區」成立碳循環產業聚落後,會進入商轉,一年減碳二百九十萬噸。
工研院長劉文雄說,工研院很高興與中鋼及化工業共同推動碳循環再利用的關鍵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