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得主克魯曼說 大陸輸掉抗疫之戰 |2022.11.30 語音朗讀 560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說,他並非中國專家,也不知道局勢會怎麼發展,但他認為,北京陷入自己製造的困局。圖/unsplash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中國大陸多地近期因人民厭倦嚴格防疫爆發示威。紐約時報專欄作家克魯曼表示,中國大陸不輕易認錯、不接受犯錯的證據,北京陷入自己製造的困局,輸掉曾引以為傲的抗疫之戰。新冠疫情疫情爆發近3年,全球多數國家逐漸恢復生活常態,中國則堅持嚴格的動態清零政策,經濟漸失動能,民眾怨聲載道。過去幾天,北京、上海、四川省成都等大城示威不斷,中共總書記習近平面臨掌權10年來最大民間反彈聲浪。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圖/美聯社200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Paul Krugman)寫道,他並非中國專家,也不知道局勢會怎麼發展,但他認為中國從防疫模範走向災難的教訓值得銘記。他強調,面對傳染病大流行,採取公共衛生措施有其必要性,但隨著疫情變化、新跡象浮現,政府需要相應調整政策。中國出現的問題是無法承認犯錯,也不會接受他們不樂見的證據。克魯曼表示,新冠大流行首年,採取嚴格防疫措施合理,口罩令甚至封鎖措施都不見得能防止病毒擴散,政府能做的只有拖慢疫情延燒速度。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Paul Krugman)。圖/維基百科Prolineserver面對新冠,美國與其他多國初期目標是「拉平曲線」,避免病例數達到醫療體系無法承載的高峰。有效疫苗問世後,防疫目標變成減緩感染,直到廣泛疫苗接種提供保護力為止。克魯曼提到,這項策略在紐西蘭、台灣等地發揮作用。這些地方初期以嚴格防疫壓低新冠確診與死亡數,大量民眾接種疫苗後才鬆綁防疫措施。即使有疫苗,防疫鬆綁仍造成確診與死亡數激增,但至少沒有像提早開放那樣嚴重,因此人均死亡數遠低於美國。與此同時,中國完全沒有制定配套方案,許多抵抗力較差的年長者沒有完整接種新冠疫苗,而且北京拒絕採用外國開發的疫苗,就算本土疫苗保護效力較差也不改其志。圖/unsplash克魯曼寫道:「這一切都讓習近平政權陷入自己製造的困局。清零政策顯然無以為繼,但結束它又將意味默認犯錯,北京當局絕不會輕易這麼做。」中國年長者新冠疫苗接種情況令人憂心之餘,近3年來疫情一有苗頭便強力壓制,具天然免疫力的民眾少之又少,加上中國加護病房床位稀少,都使得北京缺乏因應疫情大爆發的能力。克魯曼形容,這是一場「沒有人知道會怎麼結束的惡夢」。他表示,外界值得銘記的教訓是獨斷沒有比民主優越。獨斷者能迅速、果斷行動,但沒有人可以告知他們錯了,他們可能因而鑄下大錯。就根本層面觀察,習近平拒絕放鬆動態清零政策,與俄羅斯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揮軍烏克蘭徹底失敗有明顯相似之處。其次,這凸顯各國領袖接納證據、願意在他們被證明犯錯時調整路線有多麼重要。圖/unsplash 前一篇文章 加速擴張核武 中共2035年前擁1500枚核彈 下一篇文章 全球瘋卡達世界盃 沙國擬聯手埃及、希臘申辦2030世足 熱門新聞 01【閃文集】 駝峰天使2025.11.0402台中新社花海 重現經典卡通2025.11.0603南天寺30周年口述歷史 登英國期刊專欄2025.11.0304十方禪林40周年 教界高僧大德同賀2025.11.0305旅人心靈寶典《365日》 贈台中通豪大飯店 2025.11.0306一針一線60載 林全誠繡出神韻人生2025.11.0307【傾聽你我他】別為金錢傷感情2025.11.0308看見 電子 穿牆而過 2025.11.0309【觀我望己】 追日,散策旅程(上)2025.11.0310【民俗資產】 山林守護者:阿里山受鎮宮2025.11.03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發現DNA雙螺旋結構 諾貝爾生醫獎得主 華生97歲辭世俄還不想停戰 川普怒擱置雙普會敘利亞小學校舍 外牆布滿彈孔陸航母福建艦服役 首採電磁彈射尼泊爾農民 古城晒稻米超級月亮 今年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