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速寫】 專欄的算術

文/林薇晨 |2022.11.17
1615觀看次
字級

文/林薇晨

不知道這算不算一種職業病,我從來不曾向他人提過:每次讀到一篇喜歡的文章後,我便會近乎反射地,立刻推估它的字數大約多少。一千字?一千兩百字?一千五百字?兩千字?在網路上讀到的文章,可以貼到Word文件或Google翻譯的欄框裡統計精確的字數。在書報雜誌上讀到的文章,沒法一鍵複製,就只能動手數數整篇有幾行,每行有幾字,乘除一番,得到一個概略的答案。但凡計算的結果與最初推測的數字幾乎一致時,我總是感到莫名的快樂。這真是難以啟齒的無聊的遊戲。事實上,我在意這些文章的字數,在意的其實是作者如何在這樣的字數裡設計出如此令人喜歡的效果,好比營造一種氛圍、提供一段啟示或完成一套論證。

之所以會有這種職業病,大約和幾年下來的專欄寫作有關。二○一六年我收到編輯的來信,邀請我在報紙副刊上開設一個散文專欄,兩周刊登一次。儘管在這專欄之前,我已有過在副刊發表的經驗,經營專欄畢竟還是第一次,為此我閱讀了許多作者、不同風格的專欄,有的連載中,有的結束了,有的已經集結成一本兩本三本書。各家專欄篇幅不一,這和媒體版面的空間有關(報紙專欄大多八百到一千兩百字,雜誌專欄較能容納兩千字長文),也和作者擅長的體裁有關(有的作者出手便是恢弘巨製,有的作者傾向精工細做的小品或隨筆)。一邊寫著自己的專欄,一邊讀著他人的專欄,判斷文章字數的直覺似乎是自然就能練就的敏銳。儘管如此,四千字大約就是體感的極限了,字數更多的文章,因為自己不常撰寫,所以也未必有概念。

最初編輯邀約的專欄篇幅是一千兩百字,漸漸有些文章我寫得較長,偶爾也給些一千五百字的稿子,再由編輯依據副刊主文的長短來定奪如何搭配。不知不覺,這個隔周專欄維持了四年。其中兩年我一面寫著研究所的畢業論文。回想起來,那真是我至今最專注地讀書寫作的時光,每天早上到咖啡店,點一杯抹茶拿鐵和一塊可頌或司康,接著寫作寫作寫作,寫到自己對於今日的進展滿意了為止,那通常是店家開始灑掃準備打烊的夜晚了。寫著專欄的日子,受制於副刊版面的容量,每用一字都要思考再三,精打細算,因而寫作於我幾乎是一種運算的技術。偶爾妙算,大多失算。遇上「因何鎮日紛紛亂,只為陰陽數不通」的時候,那便只能讓鍵盤上的手指停一停。讀者只讀見最後的文章,而並不會知道寫作過程裡排列組合的機心。明白了這一點,我也就明白我所喜歡的那些字字珠璣的專欄,必然都是算了又算的結果。每個出現於文章裡的字,都代表其他千千萬萬字的缺席,大珠小珠兀自墜落於虛空。

對我而言,每篇文章都有它最適合的篇幅。一篇文章如果寫成一千兩百字,那必然是因為一千兩百字是它最漂亮的模樣,而並不能夠延伸至一千五百字。我也不願意為了多賺點稿費而將它延伸至一千五百字。換言之,理想的文章應當是增一字也不能減一字也不能的。當然,這並非批評一切文章的唯一標準,不過是我個人的偏執而已。是我自己相信不管什麼事情,最難也最難得的就是剛剛好。

作為一個專欄作者,寫作之際,和遵守字數限制同等重要的,便是如何在這範圍裡達成企圖呈現的效果,給予讀者他想給予的氛圍、啟示或論證。為了滿足這樣的條件,即使專欄寫作並不是作詩填詞,作者也可能養成他習以為常的格律。定期定量的專欄最容易產出富於專欄氣的文章,單篇文章也許看不出來,諸篇文章並列觀之,也就顯而易見了——作者在周而復始的專欄寫作中,漸漸採取某種熟極而流的寫作公式,導致文章出現重複且陳舊的起承轉合的套路。這種專欄氣暗示的乃是作者的懈怠。至少是自我覺察方面的懈怠。因此,一個專欄的精采之處,就在於作者如何穩定拿捏文字,達到效果,而又能供應讀者新穎殊奇的感受。

一切的寫作如同串珠,在線性的敘事裡張羅珠圓玉潤的一字一字。串連的形式固然可觀,珠子本身的質地與色澤也是鑑賞重點。玻璃珠。桃木珠。青銅珠。作者布置每個文字的法則,既是天賦和靈感,更是日復一日的練習與判斷,久而久之,累積成一派持續而鮮明的印象,這就是作者個人的風格了。而風格是一種缺陷。極端的風格是一種極端的缺陷。它是豔麗的於是不是素樸的,它是纏繞的於是不是耿直的,它是一種可能性的呈現同時也是不可計量的可能性的喪失,它永遠無法十全十美。在這份關於字與字數的工作中,每個作者串珠一般寫著,寫著,寫到了最後,他只能成就他的風格,他只能成為他自己,而不能是其他任何一個誰。所謂的寫作,也許即是這樣一個見證的過程:見證自己一字一字連綴出來的,並非完美無缺的自我。儘管如此,一個作者也只能將這份缺陷擺在這裡,擺在一篇文章裡,讀者看到的既是他的不足,也都是他的全部。

這幾年來,我除了報紙副刊的專欄,也在文學雜誌和網路媒體發表過一些作品,漸漸嘗試經營不同篇幅的專欄,然而最懷念的始終是那段固定繳交報紙專欄文章的生活。也許因為那時我有似乎怎麼花也花不盡的寫作時間。第一次報稅時,我非常驚訝,因為那年度綜合所得稅的電子結算表格裡,竟然分門別類地列出了我的「著作人、稿費、版稅、鐘點費等」收入:在甲報紙共領多少錢,在乙報紙共領多少錢,在丙雜誌共領多少錢。檢視著這張稿費清單上的數目,我幾乎泫然欲泣,只因為裡面集結了每一個我心心念念的,珠玉一般矜貴的字。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