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3年少18萬人 專家曝主因 |2022.11.14 語音朗讀 656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台灣房屋統計,今年10月北市戶籍人口約246萬人,和2019年同期264萬人相比,3年間少了18萬人。示意圖/資料照片 【本報台北訊】北市人口持續流失,台灣房屋統計,今年10月北市戶籍人口約246萬人,和2019年同期264萬人相比,3年間少了18萬人。以行政區來看,12個行政區中大安區人口流失最多,2019年同期30.7萬人,今年減至28.1萬人,足足少了2.6萬人,減幅為8.5%;其次為信義區,近3年人口也少了8.1%,流失人口達1.7萬人;松山區減少7.9%,排名第3。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分析,首都人口跌破250萬人大關,改寫近38年低點,主要受四大浪潮衝擊。首先是不婚不生潮,少子化讓全台各縣市都出現人口縮水現象,加上台北的都會型上班族,重視工作勝於家庭,生養意願更低。其次是小資出走潮,台北房價門檻高,大安區單價達100萬,中正、信義、松山也要八字頭,居住蛋黃區的年輕一代台北人被迫移居,往新北或桃園發展,因此戶籍人口年年減少。第3是疫後返鄉潮,近3年不少上班族改變工作型態,接案或在家工作模式興起,催化北漂族返鄉和搬到外縣市的風潮。最後是華僑除籍潮,大安區、信義區不乏長年旅居海外的華僑或高資產族,近年因國境管制,無法入境遭除籍,使得首都人口銳減。圖/台灣房屋張旭嵐表示,台北各區當中,人口發展相對穩定的地區以內湖居首,近3年的人口減幅最低,僅減少約5%,主要是擁有科技園區,就業機會豐富,社會增加人口多;若以人數來看,大同、南港的人口減少數量最低。內湖由於人口穩定,當地的房市買氣維持在水準之上,以今年住宅均價來說,單價62萬,低於台北市均價71萬,使內湖成為近年台北買賣移轉棟第二高的熱門區域。大同、南港減少的人數少,主要是行政區面積小,其中南港又以工商業發展為多,工廠商辦比例大,因此住宅區相對有限,人口基數相對低,流失人數也就相對有限。台灣房屋統計,今年10月北市戶籍人口約246萬人,和2019年同期264萬人相比,3年間少了18萬人。示意圖/資料照片 前一篇文章 元智鄭春生教授 獲頒「石川-狩野」銀獎 下一篇文章 國產癲癇藥不合格 12/2前回收107.7萬顆 熱門新聞 01渥太華佛光山 授海狸童軍領巾2025.11.1702警告日本 陸黃海軍演、籲暫勿遊日 2025.11.1603【閃文集】貓咪成長的魅力2025.11.1804【詩】遊園地.競馬場2025.11.1705墨西哥熱氣球節 高空爭豔2025.11.1606【快樂塗鴉簿】熱鬧的內灣小鎮2025.11.1707克林姆富家女肖像畫 估值46億元2025.11.1708AMR機器人 是什麼?2025.11.1709芬普尼毒蛋 又爆4萬顆流入市面2025.11.1610落葉刺繡 巴西百鳥寫真集2025.11.1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三重二二八公園 紫色花瀑優雅垂落北市府新壽解約 輝達落腳北士科定案特富野古道美景 接連獲獎阿里山區 石虎現蹤請病假未逾10日 資方不得不利處分山谷燈光節 下周末開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