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全球逐漸走出新冠疫情陰霾,卡達世界盃足球賽11月20日登場,媒體預估,這次世足可望吸引約50億觀眾,周邊商品產值可能高達3000億美元(約新台幣9.3兆元),台灣紡織業及製鞋業也都看好世足商機。
周邊商品中,與台灣紡織產業有高度相關的就是球衣、球褲等商品。台灣紡織業擁有完整的垂直供應鏈,對品牌廠商的要求也具備快速反應的能力,加上專注研發及創新高附加價值產品,早已成為近年世足供應鏈中不可或缺的一員。
打入世足供應鏈逾10年、客戶包含Nike、Adidas等知名運動品牌的新纖實業表示,「供應給哪些品牌很重要」,大型品牌贊助的球隊如果打入前5強,在品牌本身黏著度及賽事宣傳動能拉抬下,賽後的球迷版球衣需求可能會有新動能,使品牌客戶進一步下單。
海廢球衣 9國代表隊採用
除了新纖,遠東新世紀也樂觀看待世足帶來的熱潮。
遠東新今年跟Adidas、海洋環保組織Parley for the Oceans合作「海洋回收紗」專案,利用海洋廢棄物做成「海洋回收抗爆球衣」,獲得9支國家隊採用,其中德國、日本、西班牙、阿根廷、墨西哥、比利時和威爾斯等7隊,已成功晉級會內賽,成為這屆世足的隱形參賽者。
主要客戶為Nike、Lululemon及UA等國際知名運動品牌的儒鴻認為,世足為紡織業帶來小補,不過紡織業景氣能不能回升,重點還是要觀察以美國為主的貨幣政策走勢。
世足也為製鞋業者帶來下半年的成長動能。全球知名品牌運動鞋的設計、製造,大多出自寶成及豐泰兩大廠商,其他包括三芳的鞋面皮革、百和的鞋帶及黏扣帶等,形成完整產業鏈。
製鞋業者 獲挹注成長動能
涵蓋多品牌運動鞋製造的寶成工業,歷經高層減薪、無薪假等營運谷底,今年已恢復正常營運水準,除了2月,單月營收均回復至200億元以上規模。寶成表示,看好第4季出貨量走高。
總部在台中的製鞋廠志強國際,是全球最大的足球鞋供應商,主要的品牌客戶包括愛迪達、Nike等,是本屆世足最大受益廠商之一。
志強國際表示,今年運動市場回溫,加上世足效應,運動鞋與休閒鞋比例回到疫情前的6比4水準,近6個月營收有5個月創下單月歷史新高紀錄。
志強國際統計,2019年集團足球鞋出貨量大約2100萬雙,今年預計出貨1600萬雙;雖然與疫情前相較還有落差,卻已比2020年1400萬雙、2021年1200萬雙呈現明顯的回溫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