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下田不必再彎腰駝背了,高雄市啟動蔬菜機械代耕,協助農民種植蔬菜,讓農作省力省工並提高農務效率。圖/高雄市農業局提供
【記者王淑芬高雄報導】「種菜不必再彎要駝背了,交給機械代耕團代勞!」機械代耕團今天在高雄市阿蓮區代耕,過去4分地約要2天的人力種植,機械代勞4小時完成。農場場主黃小姐驚訝於「機械耕種好神喔!」
農務需要花費很多的人力,隨著種植土地面積的擴大,人力更吃緊,適時使用機械代耕有助於降低人力成本、提高生產力。高市府農業局指出,蔬菜機械代耕團是一種資源共享的概念,農場無需投資昂貴的機械設備,於需要機械代耕時雇用,即可降代人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高雄市農業局辦理蔬菜機械代耕種植示範農場合作計畫,試辦選定短期葉菜、十字花科蔬菜種植區,代耕機械以開溝、移植及機械運送項目收費,概估1分地約4100元左右,機械全速進行,可以省下很多人力及工時。
首場機械種植示範區位於阿蓮區的農春鎮生態農場,執行團隊「方舟蔬菜機械代耕團」使用近4小時即完成了二行式移植高麗菜3分地、四行式移植萵苣1分地。機械全速進行,完全取代過去農民彎腰駝背的栽植方式,田間除了操作機械的人之外,幾無需投入其他人力。
圖 / 高雄市農業局提供
農場場主黃小姐於機械完成蔬菜種植後,驚訝地指出,機械移植將過去大約要花上1至2天的時間,如今只要約半天的時間,迅速效率。
她說,參加合作計畫體驗機械試種讓她對機械農務有更進一步的認識及體驗,未來會考慮將更多的蔬菜田區交給機械代耕團代種,節省的人力及時間換算代耕費用,非常值得。
農業局的代耕體驗已受理包含阿蓮、路竹、彌陀區等7處農場,面積共20分地,鼓勵農民用較輕鬆的方式委託機械代耕團做農務,有助於提高田間效益。
農業局輔導農業生產合作社成立蔬菜機械代耕團,以「人+機」服務派工方式執行農務,鼓勵農家體驗。